智化寺藏有什么匾额?
智化寺藏有如下匾额: 1)山门就是进出寺院的大门,智化寺的大门是砖石建筑,面阔7.10米,进深五米。单檐歇山,黑玻璃简瓦顶,门丁上镶汉白玉扁,扁心阳刻“敕赐智化寺”五个楷书大字;两侧阴刻小字数行,东侧“正统九年正月初九日奉旨敕赐建”,西侧“万历五年三月三司礼监管监事兼掌内府供用库印提督礼仪房太监等重修。” 所谓“智化”就是以佛的智慧普度众生,虽然智化寺山门的规制是中国古代寺刹中最最普通的样式,但“敕赐”二字足以昭示它身份的贵重,昭示著在这普通山门内必定沉淀著一份独特的宝藏。 智化寺是一座明代古刹,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具有独特的明代特色。其庄重典雅、用料独特的黑硫璃瓦顶,素雅清新的装饰彩绘,精美古朴的佛教,有“中国古音乐活化石”美誉的“智化寺京音乐”,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在明代因被英宗赐名“报恩智化寺”而繁盛,在清代因打击宦官乱政而被破坏。他的历史,大起大落,时至今日已经渡过了566个春秋。 2)”无去来处”。智化殿面南朝北,是智化寺的正殿,相当于一般寺院的大雄宝殿。殿内正中和两山以前供有汉白玉石须弥座,中央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两边供奉十八罗汉坐像,均为木质漆金,惜现已无存。1972年三世佛移往西山大觉寺,亦陈列大雄宝殿内,该殿悬乾隆御笔匾额“无去来处”,细细想来,这或是历史的巧合,或是乾隆皇帝的灵感,亦或是佛法的无形无际,令人回味无穷。 3)万佛阁佛前金柱挂抱柱联一幅“虔登梵阁遍游于华藏之天”,下联云“钦仰慈荣礼拜与刹麈之佛”。从对联涵义可以看出,万佛阁实为明代寺院常有的毗卢阁,对联是“华藏之天”是佛国世界中“莲花藏世界”的简称。毗卢遮那佛即是“莲花藏世界”的教主,据说由于光明灿烂,人人都可以在那里光明成佛,明代万佛阁下层可能之是一般的题字牌匾而无殿名,现在的如来殿匾似乎是后来补挂的。 4)此外,智化寺还珍藏有一批“梨园公会”悬挂过的、不同时代的匾额。 梨园公会是在京戏曲界人士的群众组织,清康熙以后,名称几经变化,先后名为“精忠庙”、“正乐育化会”、“北京梨园公益会”、“北平梨园公会”等。 精忠庙:晚清时北京戏曲艺人的同仁组织,清同治时设于东草市精忠庙内,故亦称“精忠庙”。光绪中叶,迁至前门外粮食店街南端惠济祠内。程长庚,刘赶三、徐小香、杨月楼、王九龄、俞菊笙、谭鑫培等相继任庙首(庙首原定只从老生中推选)。自余玉琴始,河北梆子花旦田际云,京剧青衣时小福先后任庙首。凡是组班邀角,贫苦艺人生养死葬及其它公益事项,均由该所办理。遇有重大事件,由首领召集各班“言公人”开堂公断。请内务府设管理精忠庙的事务街门,派旗人做堂郎中,传布命令等。精忠庙首遇有重大事宜,要叩见堂郎中。    正乐育化会:1912 年由田际云、杨桂云、余玉琴等发起组织,以取代“精忠庙”。1914 年正式成立,推举谭鑫培任会长,田际云任副会长。会内设专人处理有关艺人的生活福利事项,费用由各班负担,即从每张座票抽取铜元一枚。该会成立后,即发起戏曲界同仁,于第一舞台为湖北等省赈灾义演。1928年该会彻销。    北京梨园公益会:1928年由许德义、郝寿臣、侯喜瑞、叶春善、朱文英、王长林、王琴侬等50人发起成立,取代正乐青化会。会址设于樱桃斜街34号。l936年北平市政当局以该会未经登记,责令改组。    北平梨园公会:l936年7月正式成立。选出杨小楼、尚小云、于连泉、荀慧生、程现秋、梅兰芳、余叔岩、谭富英、马连良、高庆奎、王又宸等l5人为董事。周瑞安、侯喜瑞、程继先等l5人为候补董事。1945年梨园公会再度改组,选举尚小云为理事长,沈玉斌、陈少霖为副理事长。不久,尚小云因演出繁忙请求辞职,由沈玉斌接任。王瑶卿、萧长华任监事。从精忠庙到梨园公会,名称和负责人虽不断更换,但行规不变。行规为会员必须遵守的行业准则,内容大致为:不许鱼竿钩鱼(将主演、场面挖走);不许在班撕班(破坏团结、使班社涣散、垮台);不许临场推诿(不接受角色);不许在台上起哄、笑场、阴人、错报家门等。凡违反行规者“革除梨园”。1947年下半年,梨园公会换届选举,改称京剧公会。新会长叶盛章,副会长沈玉斌,常务理事李洪春、萧盛萱、叶盛长、白云生、沈玉才等。未久,因拒绝北平政府命令组织欢迎国大代表张道藩的义务戏,叶盛章被逮捕。匾额年代最早是光绪年间,最晚的是民国三十多年的。匾文的含义首先是对神的歌颂,或者是集体共同相互勉励,修身敬业等等一类的词藻,匾文下排列的人名即献匾者。这些匾共七十余方,收录七科四行三千余位演职人员的姓名,其中有著名的演员,还有仅见于有关书面资料的,甚至有不少人名是第一次看到。现七十余方匾都贮藏在文物架上,获得了相应的保护。 ”悬挂过的、不同时代的匾额。 匾额年代最早是光绪年间,最晚的是民国三十多年的。匾文的含义首先是对神的歌颂,或者是集体共同相互勉励,修身敬业等等一类的词藻,匾文下排列的人名即献匾者。这些匾共七十余方,收录七科四行三千余位演职人员的姓名,其中有著名的演员,还有仅见于有关书面资料的,甚至有不少人名是第一次看到。现七十余方匾都贮藏在文物架上,获得了相应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