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集束炸弹是什么型号?
我国的集束炸弹是什么型号?
250千克1、2、3、4型集束炸弹,还有随苏-30一起引进的俄罗斯RBK-500一次性使用集束炸弹。 解放军空军战机自20世纪70年代之后开始使用的机载炸弹。这种炸弹弹体中装有若干小型子炸弹,即当母弹接近投掷目标时自动打开弹壳将子弹抛出,可以大幅扩大攻击面积。目前,解放军空军战机配备有用于反坦克、人员杀伤和封锁机场等数种空用集束炸弹。   最初的战机从空中攻击地面坦克等装甲防护目标时,主要使用穿甲弹,先后装备部队的有2、6、11公斤级以及15、50和100公斤级等数种,均为航炸-1系列高阻力炸弹。不过,这些炸弹命中率较低,作战效能并不高。在1979年的对越战自卫反击战期间,曾有1枚CBU-20石眼式(Rockeye)集束子母弹投至广西省境内,但没有爆炸。该型炸弹全重209公斤,内装247枚子炸弹。在该型集束炸弹的基础上,中国兵器工业部627厂仿制出250公斤级的1型反装甲/坦克集束炸弹。这是中国空军装备的首种集束子母航弹。   1979年,解放军627厂又改进研制出250公斤级的2型集束炸弹,由轰炸机或攻击机挂载至中高空投放,主要用于对付面目标,既可攻击地面的人员集群,也可攻击坦克群或其他军事装备。该型子母炸弹长1.52米,弹径0.33米,空弹重74公斤,弹体内可装填3种不同的子炸弹:第1种是28枚5公斤单重的杀伤型子炸弹;第2种为42枚2.5公斤重的反装甲子炸弹。之后,还研制出250公斤级的3型反装甲集束炸弹,内装采用锥型装药的反装甲子炸弹,小炸弹内还装有数百颗小钢珠,是顶部攻击战车群和杀伤兵员的利器,可由攻击机和战斗机挂载,于低空、超低空投放。   为战时封锁敌机场,使敌机无法升空作战,90年代之后空军开始装备专门用于封锁机场的250公斤级的3型和4型集束炸弹,由攻击机和战斗机挂载。这2种炸弹的母弹内装150枚子炸弹,子炸弹是装有1公斤高爆炸药的杀伤地雷。当母弹着地后,子炸弹即散落在弹着点500米半径范围内。其上均装有延时引信,可在着地后1-120分钟的不同时间内爆炸,不仅能破坏机场、杀伤人员,还能长时间阻止敌人抢修机场和集地雷、延时炸弹于一身,该技术还被用于远程火箭弹和近程战术弹道导弹上,可同样用于封锁机场和港口等要地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