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美国的M4谢尔曼系列坦克在性能上远不及德国和苏联制造的坦克?
呢?
1939年在大战爆发的威胁下,美国开始大力整顿三军武备。 一种中型坦克投入设计研制,这就是M3“GENERALLEE”。 在最初的设计中,该型坦克的主炮口径为37毫米。当设计快完成时,德军全面占领了法国。波兰和法国战役大大震动了M3的设计人员,他们意识到37毫米口径已远远落后于实战需要,于是把一笔把主炮口径改成75毫米。但已设计好的炮塔无法容纳这么大口径的火炮。 无奈中只好在车体上打主意:在车体的右前方装了一个类似瘤子的突出物,75毫米主炮就装在那里面。这种修补式设计令主炮的水平转动方向角只有几度。除了主炮方面的先天不足外,M3的装甲设计也有严重缺陷,其车体和炮塔主要采用铆接,一旦被击中,铆钉就被震得象霰弹一样在坦克里到处横飞。当时已是1941年中,英国武器采购团正在美国见啥买啥,以应付战时之急需。尽管M3并不是一型成功的设计,英国佬还是匆匆订购一批,稍加改进,装上英国的设备就运往北非(该型坦克在英国被称为“GENERALGRANT”)。 美国人深知M3的不足之处。马上开始一轮新的设计工作。首先设计一个全新的炮塔以容纳75毫米甚至更大口径的火炮。其次改进车体结构,使整车高度降低,并将铆接改为焊接或铸造。这样就推出又一新型号的中型坦克——M4“GENERALSHERMAN”(谢尔曼这称呼也是由英国人叫起)。 在整个大战期间,M4成为美军坦克力量的骨干。由于美军不象德军和苏军那样装备了重型坦克,M4有时也得权充重型坦克使用,尽管它并不能完全胜任这个角色。 从42年开始,M4一批接一批地投入使用,以求尽快替换身有残疾的M3。它第一个大显威风的地方是北非战场。当英军撤至阿拉曼,已置身退无可退的境地时,大约四百辆谢尔曼被火速补充至英第八军。在“十字军”和“瓦伦丁”型坦克的配合下,经过五小时的炮火准备,谢尔曼率先向油料、备件严重不足,已成强弩之末的德军发动冲击。经过十二天激战,英军大败德军非洲军团。是役,曾在沙漠中令对手望风披靡的德军PzKwⅢ、Ⅳ型坦克被击毁二百余辆。沙漠之狐隆美尔从此一厥不振。 此后,不论在欧洲战场还是在太平洋战场,随处可见谢尔曼的身影。D-DAY最先登陆诺曼底的坦克就是数百辆谢尔曼,成为盟军迈向胜利的先锋。 M4坦克的型号十分繁杂,仅美国官方公布的M4系列改进型车,变型车,和实验型车就有50多种。主要有M4,M4A1,M4A2,M4A3,M4A4,M4A6这6种型号的改进型车,主炮有75mm,76mm,105mm。 M4的火力虽略显不足,但它的坚固,可靠和耐久性却享誉军界。巴顿将军指挥下的美军装甲师主要装备就是M4坦克,它们在诺曼底登陆以后的历次战斗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1945年春,美军有16个装备有M4中型坦克的装甲师参加了对柏林的总攻。/环球军事论坛 谢尔曼的长处在于可靠性高,易于维护和用途广泛。有的在炮塔上加装60管4·5英寸火箭发射器;有的加装喷火器成为喷火坦克。 还有的将其主炮改为105毫米榴弹炮,加强软杀伤能力。大战后期则以生产装备76毫米长身管高初速主炮的M4A3(在街上见到那辆就属此型)为主。而其主要缺点是火力、装甲防御力与德、苏著名中型坦克相比,有相当的差距。它的汽油发动机周围装甲防护尤其不足,和德军对手对垒时极易中弹起火。因此美军给它起了个外号——“Ronson",一种名牌打火机。 M4谢尔曼并不是二战中性能最佳的中型坦克,但其巨大的装备数量加上蒙哥马利、巴吨等名将精明的运用,使它在盟军的武器装备序列中占有重要地位。 基型车主要战术技术性能:战斗全重36·25吨,最高时速25英里,主机:430马力的克莱斯勒六缸汽油机,同步变速器,水平弹簧悬挂装置。 前装甲厚2英寸,炮塔装甲厚3·2英寸。75毫米主炮一门,·30机枪两挺,有的装备·50高射机枪一挺。 “由于在波兰战役第一阶段的出色表现,狼穴电令由我负责最后的总攻。在给狼穴的复电中,我要求马上给我增加装备。在所列装备清单的第一行赫然便是‘JU-87斯图卡’……”        摘自《PanzerGeneral作战日记》 M51谢尔曼坦克 尽管M50谢尔螺坦克具有与苏制T-34/85和T-54/T-55坦克成功交战的能力,但由于埃及于60年代初开始接受装有较大威力火炮的苏制ИС-3重型坦克,以色列决定对谢尔曼坦克进行再改造。 最初以色列对法国105mm CN-105-F1式火炮表示关注,该炮炮管长是口径的56倍,发射破甲弹的初速为1000m/s。然而该炮装在谢尔曼坦克的炮塔上有些过长,初速太高,车内也缺乏所需的后坐空间。于是以色列向法国布尔日兵工厂提出修改CN-105-F1式火炮的要求,最终导致缩短炮管 长度1.5m,使初速降至可以接受的800m/s。以色列称这咱改进型火炮为D1504式坦克炮,炮管长度为口径的44倍,使用以色列研制的炮弹。 M51坦克以M4A1型谢尔曼坦克为基础,安装康明斯公司338kW(460马力)柴油机、E8型水平螺 旋弹簧悬挂系统和改进型转向装置、传动装置及排气装置,使用较宽的履带和炮塔防盾,对炮塔 尾舱和弹药储存箱进行改进以便安放新型105mm火炮用的105mm炮弹。其他改进项目包括用小型紧 凑的直流以发电机代替原来的大型蓄电池充电机、在主要武器上方安装1个白光/红外探照灯、炮 塔两侧安装2具烟幕弹发射器。在样车试验后还为火炮加装了炮口制退器。 改制1辆M51型谢尔曼坦克大约需要25000个工时,战斗全重将增加到39t,公路最大速度为45km/h,行程270km。 该坦克在1967年初的以叙边界冲突中第一次参加战斗,随后用于1967年中东战争和1968~1970年的冲突战争中,1973年的中东战争也有使用。M51坦克曾成功地与叙利亚和埃及的苏制T-62坦克进行过交战。 105mm D1504式火炮可以发射OCC 105F1式非旋转稳定的空心装药破甲弹、60式榴弹、发烟弹和教练弹。破甲弹与法国AMX-30主战坦克配用的弹相同,初速为905m/s,破甲深度为360mm/0°或150mm/60°。 M4A3(76)W HVSS主要性能数据列表 战斗全重 33650kg 车长 7.54m 车宽 3.0m 车高 2.97m 引擎 Ford GAA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42/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161/ 乘员 5人 火力装备 76mm Gun M1A1,M1A1C or M1A2 ; 2x.30 caliber MG M1919A4 弹药 76mm:71发 ; 7.62mm:6250发 装甲 13-178mm 爬坡度 31度 通过垂直墙高 0.61m 越壕宽 2.3m 涉水深 0.9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