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美国军队在非洲国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大撤退是怎么回事?
1993年美队在非洲国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大撤退是怎么回事?
摩加迪沙惨败十年蒙羞   美国军队无与伦比的实力为世界所公认,但他们的特种部队在军迷心中的地位并不高。不像以色列摩萨德,美国的特种部队似乎没干过什么漂亮活,至少在可以公开的事件里没见过,海湾战争的胜利虽然一扫美国军方尤其是特战部队以往作战失利的阴霾,但人们往往会被胜利的喜悦冲昏头,随后于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伏击中,美国特战部队再度遇挫,除遭受严重损失外,更使特种部队蒙羞。此役在好莱坞拍摄的大片《黑鹰坠落》中得以再现。   三支精英部队奉命出击   摩加迪沙伏击其实是一次多兵种联合行动,主力是有着“精英之中的精英”荣誉的三角洲特种部队、第75游骑兵团和有着“夜间游荡者”之称的第160特种作战队(文中简称160特航团)。   索马里由于长期内战,民生凋弊,联合国于1993年开始发起人道援助行动,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部队执行“重建希望行动”,初期的军事维和行动相当成功,吓退了交战各方的炮火并顺利建立起非交战区。但到了1993年6月5日,索国军阀艾迪德部队由于对联合国不满向维持和部队开火,艾迪德也因此被联合国冠以“战犯”头衔,成为联合国逮捕的目标,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部队即展开全面的猎捕行动,但却未获得任何成果。而此时,美国国内开始对美军介入他国事务,及派遣大军参与犹如战争游戏般猎杀某人的正当性产生质疑,但在华盛顿的考量中,无论缉捕归案或击杀,艾迪德必须立即自索马里的维和行动中“消失”,以免造成更大困扰,因此,美国特种部队奉命出动。   违背作战原则遭遇失败   1993年8月2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批准对艾迪德展开特战突击行动。在战术突击命令批准前,美军即已展开相关特战行动的部署,任务编组主力为400多名第75游骑兵团、一些三角洲特种部队及第160特战航空团,任务只有一个——猎捕艾迪德。搜捕行动持续进行数周之久,但只能摧毁一些艾迪德的周边部队,对核心领导阶层的搜捕则始终沾不上边。即将绝望之际,情报单位信誓旦旦地保证,艾迪德将於1993年10月3日正午出现在城内奥林匹克饭店内,因此美军指挥部决定大举出动特战部队,准备一举擒获艾迪德。但选择正午时间深入敌境擒王的举动,预言了必然的失败结果。   10月3日正午,美军13架由MH-60及AH-6组成的机队从邻近海边某一小岛的基地出发,准时抵达奥林匹克饭店上空,游骑兵及三角洲突击队员以绳索快速垂降至饭店天台,并冲进饭店内迅速控制了20余名艾迪德部队的军官,但却没有艾迪德的踪迹,显然又是再一次扑空,当准备撤出现场时,才发现中了艾迪德的埋伏。   当美军发现中伏而准备撤退时,饭店周遭大楼顶层出现了狙击手及RPG火箭发射器,如泻银般的弹雨向美军特战队员及空中盘旋的直升机群,一开火时就有1架黑鹰直升机遭击落坠毁。突击队员冲向坠毁的直升机,准备抢救同僚及摧毁机上的机密设备;在直升机周围立刻布置防御火网并等待空中救援。   激战中,l架担任空中掩护的黑鹰直升机被敌火命中,而企图迫降至地面防御圈内,但受创过重的直机坠毁在远处;3名机组员虽发挥求生的本领且战且走,但仍无法逃过艾迪德部队的追击,正驾驶杜伦准尉严重受伤后被俘,另外2名同伴则在激战中遭敌人击毙,他们的尸体还被艾迪德部队扒光衣物拖着游街示众,特战队员战死后应有的尊严,被艾迪德部队屈辱得一文不名,这个镜头被CNN各种媒体在美国本土播放后,舆论一片哗然。   在持续达16个小时的地面激战中,美军特战部队虽然奋勇战斗,但敌我悬殊的状况使伤亡人数不断增加,战斗中唯一支援地面特战队员的,是第160航空团的直升机,一直盘旋在战场上空,除提供地面支援火力外,另维系着地面部队的战斗士气。战斗结束后的清理,美军遭受越战后单一战役最大的损伤,18名特战队员战死,另外77名严重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