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言言明明”请教1请教他是谁
请教他是谁
谢谢求知者提问,圣诞快乐! 此乃一战时期德国DFW T.28 Floh“跳蚤”战斗机!! 1915 年莱比锡(Leipzig)的德意志飞机工厂(Deutsche Flugzeugwerke GmbH,缩写 DFW)新任主管兼首席工程师 Hermann Dorner 提议设计一种轻型战斗机,这就是 DFW“跳蚤”(Floh)。Dorner 是一位富有才华的工程师,在 1909~1918 年间都在致力于飞行器的设计。他参与设计了众多的飞行器,其中包括 DFW R.I 和 R.II 大型飞机。1916 年他以首席工程师的身份加入了汉诺威汽车厂(Hannoversche Waggonfabrik),在此期间 Dorner 设计了 Hannover CL.II,CL.III 和 CL.V 双座战斗机。战后,他为 Packard 汽车公司制造轻型航空发动机。 DFW“跳蚤”的设计与制造是在 Flugzeugwerft Lübeck-Travemünde(Flugzeugwerft 类似于飞行中心的意思,位于 Lübeck 和 Travemünde 之间)进行的。该中心是于 1914 年由 Bernhard Meyer 建立起来的,作为德意志飞机工厂的一个附属单位。本质上来说飞行中心是为了满足德国航空部门使用 DFW Tauben 和 B-型双翼教练机的飞行训练合同而建立的。随着战事的发展,私人飞行学校也参加到了飞行器的设计中,并且期望军方能够相信他们设计的“超级机器”能够与那些大的生产商(如,Albatros,LVG,Aviatik 和 Rumpler)的产品相媲美。但是很少有真正有实力能够与那些航空巨人想抗衡的小制造商,Lübeck-Travemünde 当然也不例外,尽管到了战争末期 Lübeck-Travemünde 还是取得了少量海军对大型水机的订单。  Dorner 和 Rockenfeller 期望“跳蚤”能与 Fokker E 单翼机竞争,尽管 Fokker E 的飞行性能平平,但是机枪射击协调装置的应用使得 Fokker E 在西线赢得了声誉。Dorner 认为 Fokker E 飞的太慢且不够灵活。计划通过减重和改善气动,把“跳蚤”设计成一种高速战斗机。高大的机身设计,形如一条表面光滑的鲸鱼,这样的设计使得产生阻力的机身中部支架结构显得多余,机枪和发动机也可以埋入机身中,以期最大程度减小阻力。由此造就的怪异的机身设计不要说在今天了,即使在那个充满着五花八门奇形怪状飞机的年代里也足以让人惊讶不已了。 最初,Dorner 打算采用悬臂结构的五米翼展的机翼,但是由于官方对如此激进的设计的反对(战争中最早的此类设计就是由 Rockenfeller 完成的),最终“跳蚤”还是采用了保守的支架张线结构的机翼。机身由四根由胶合板框架链接的大梁构成,并且开孔减重。根据 Rockenfeller 的说法,机身上方开阔的视野。当然,他没有提及这样设计的先天不足,如此的设计会造成对下方视野的极大限制,对降落有着恶劣的影响。   机身上部比下部略宽,在发动机周围有 2.5mm 厚的胶合板覆盖,其他部分则由 1.5mm 胶合板覆盖。顶部与底部曲面部分由预成形木板组成。前部的引擎罩在维护时可以取下。风冷装置与 100hp 的梅赛德斯 D.1 发动机相匹配。翼肋采用 Dorner 设计的外形,该翼型最早是用在他战前制造的单翼飞机上的,与著名的 Junkers 和 Fokker 的翼型很相似。机翼与支架也尽可能的进行了减重。机翼下表面的前缘一直到上表面的最高点都用胶合板覆盖。副翼用穿过机翼的控制管道连接,这样就不需要额外的操纵索了。为了减小阻力油箱和散热器整合在上机翼中。 由于要减小阻力尾翼采用完全悬臂结构,没有拉任何张线,这样的设计在当时看来是十分大胆前卫的。610×85 的机轮由铁制支架支持。尾部滑橇可以全向转动。为了减重与减小阻力,梅赛德斯 D.1 发动机废气不通过排气集管直接排放。飞机用油分装在 3 个独立的油箱中,通过重力供油,省去了油泵压力计与复杂的供油管线,同时也减轻了重量。   飞机翼展 6.5m,弦长 1.25m,包括副翼在内的机翼面积是 13.3m2,在载重后(总重 596kg)时,翼载是 45kg/m2。这个翼载在当时算是非常高了,也达到了战争后期一般战斗机的翼载值了。Hoefig 少尉——战前的特技飞行员进行了该机的首飞。“跳蚤”的最高速度达到了 180km/h(112mph),对一架仅仅装有 100 马力发动机的飞机来说,这一成绩是值得骄傲的(1915 年的 Fokker E.III 的速度只有 140 km/h,而战争最后期才出现的 Fokker D.VII 也大约只有 180-190 km/h),这一成绩也超过了当时其他所有的飞机。根据 Rockenfeller 的说法,由于不习惯于如此高的翼载,Hoefig 在接地改平时造成“跳蚤”失速,并且造成了机翼的轻微损坏。遗憾的是 Rockenfeller 的资料没有给出“跳蚤”首飞的具体时间。   在进行了一些小的改动之后,“跳蚤”对军方进行了展示。军方的结论是 DFW T.28“跳蚤”速度太快,而且,最重要的是降落速度过高。由于“这些”和“其他一些理由”(也许和当年 Bv 141 不受欢迎的理由一样吧,怪异的飞机总是不能讨好飞行员) 这一最不寻常的飞机走到了终点。总体上来说鲸鱼型飞机并不受德国的飞行员欢迎,尽管上方的视野还不错,但是下方的视野严重不足,降落过程又是那么领人胆战心惊。 动力:一台 100hp 梅赛德斯 D.1 (原资料此处误为 180hp) 翼展:6.5m 机长:4.5m 重量:空重 352kg 满载 596kg 最大速度: 180km/h 武器:一挺 LMG 08/15 带射击协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