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是如何发射的?枪是由撞针撞击子弹的底火,引发发射药后推动弹头
枪是由撞针撞击子弹的底火,引发发射药后推动出膛的。那火炮是如何发射的呢?
面我简单说说各种火炮是如何射击的,换句话说,就是讲火炮的控制系统。自从有火炮以来,就存在着如何准确无误地命中目标,如何充分发挥火力效能的问题。经过几个世纪的总结,现在我们知道,在火炮战斗射击时,要命中目标,至少需要解决以下一些问题:1.测标确定目标与火炮之间在高低、方位和距离上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需要测出炮击目标的高低角度、方位角度和距离。在火炮可以通视目标时,各种相互关系一般是在火炮上或者火炮附近用目测或者仪器直接测出来的;在火炮不能通视目标时,往往是分别测出火炮与目标的坐标和距离,再换算出相互关系。2.瞄准赋予火炮炮身轴线正确的射击角度和射击方向,被称为瞄准。能够直接目视目标叫直接瞄准;不能通过通视目标时,可以选择某个物体代替目标进行瞄准,叫间接瞄准。3.校射测出炮弹落点和目标之间的偏差,根据偏差计算出射角和射向的修正量,重新瞄准射击,成为校射。一般来说,由于测量、计算误差和诸多未考虑到的因素,首发炮弹命中目标的可能性不大,必须经过校射。那么,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设备、仪器和相关就被统称为火控系统。 各种火炮最简单的火控系统就是机械瞄准装置加上瞄准镜,用镜内分划测角、测距,然后瞄准;首发射击后,再用瞄准镜观察射弹偏差,加以修正,重新射击。早期的地面火炮射击指挥系统,就是光学仪器、电话和电台。作战时,前线指挥所的侦察人员,用简单的光学器材将侦测到的目标情报通过通讯设备传回到指挥中心,指挥人员根据目标信息在军用地图上标定、计算火炮阵地和目标的相对位置,在依据已经掌握的相关气象、弹药等资料,对火炮高低角、方向角、各种修正量等进行计算,然后再通过有线、无线通讯把具体参数传输到火炮群,指挥射击。这种指挥方式速度慢、误差大,对敌情变化适应性低,而且由于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二战时期的炮兵射击大都采用这种方法。50年代以来,火控技术有了很大发展,第二代火控系统逐渐产生。这种系统是由测校和一的瞄准镜、激光测距仪、机电模拟解算装置和修正量装置等组成。可以对固定目标和运动目标进行瞄准、测距、测运动目标角速度,可以自动求出高低角、方向角,并且自动给定在火炮瞄准机构上;同时,还可以对影响弹道的横风、气温、药温、弹丸初速等参数进行人工修正。这种火控系统是装在火炮上的,用来解决单炮直接瞄准的射击问题。与单一的瞄准镜比较,简易的火控系统的激光测距机测炮目距离的速度和精度都大大提高,在瞄准的同时,通过执行电机带动镜内划分板上下左右移动,既测得距离又自动装上提前量,从而缩短反应时间,采用解算装置提高了计算射击诸元的速度和精度,射击前可以对影响弹道的若干修正量进行人工装定,提高了射击命中率。但是这种简易火控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缺少弹道修正传感器,不能自动输入各种修正量,而且采用光学瞄准识别、捕捉目标能力有限,所以总体精度低。那么,现代地面火炮射击指挥系统基本是由测瞄装置、计算机、数据传输装置、火炮诸元显示器等组成。它的核心是计算机,通过通信网络对地面火炮射击系统进行连接,实现了数据自动传输,提高了射击精度和反应时间,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自动化程度不够高;射击诸元只能传输到阵地显示器;诸元的装定和火炮操纵还得靠人工;测地、气象、弹丸初速等数据也是由人工输入计算机的。目前,新一代的火控系统正在研制当中,各个国家都非常关注这方面的发展情况,毕竟,火炮更新的速度是比较慢的,如果能够提高整体反应时间和射击精度,还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