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教和基督教不可同时信仰???
有两个原因,决定不可以同时信仰佛教和基督教。 第一,这两个的信仰目标有本质对立 佛教属于无神论,不承认世界存在可以决定人的命运的东西,并且佛教信仰的目标是涅??,而涅??不是神,仅仅是一种修行的状态。 基督教属于有神论,基督教相信世界是由神创造的,人的命运由神控制。 所以,正是由于这两个宗教在信仰目标上的是对立的,这样必然就会成为一种相互否定的关系。如果你相信佛教的无神论,就必然否定基督教的上帝;如果你相信基督教的上帝,必然会否定佛教的观点。 第二,基督教是排他性宗教,不具有兼容性 在基督教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概念,叫做“异教徒”,所谓异教徒就是指不信神的人,也就是不相信上帝的人。这个概念带有绝对的排他性。 异教徒这个概念只属于基督教,别的宗教没有。因为这个概念在基督教立场上实际上是和敌人等价的。就是基督教本身的教徒,一旦被指为异教徒,也是死路一条。西方历史上的宗教战争,实际上就是基督教与异教徒的战争。 另一个现象是,即使都是在信仰上帝的前提下,基督教内部也分成若干派。比如,现在的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都宣称自己是基督教的正宗,否认对方是基督教的性质。其实这三个教派没啥根本差别。 可以想见,由于基督教信仰的这个排他性质,造成同门之间都互不相容,更不用说这种信仰可以提供出一个容纳其他信仰的空间了。 总之,在信仰这个角度上,基督教和佛教是互不相容的。没有人能够同时信仰。 目前在世界宗教界这个层面上,佛教和基督教也只达到了“对话”的程度。也就是说信仰佛教的人和信仰基督教的人彼此承认对方的存在,相互间进行了沟通。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承认对方的存在不等于承认对方存在的正当性。只有承认对方存在的正当性时,才能承认对方信仰的正当性。所以,两种信仰相容的局面还早着哪,更不用说同时信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