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今中外农业民族就始终打不过游牧民族像蒙古啊波斯啊阿拉伯啊
像 蒙古啊 波斯啊 阿拉伯啊 那些 游牧,虽然 个人战斗力强悍。但是 他们人少啊, 一对一 打不过,那5个 打一个 总可以啊!
说说我的观点: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一样也是普通人,没有农耕民族“打不过”游牧民族的说法。飞将军李广就曾经以少胜多,秦、汉、唐反击游牧民族成功的例子很多;北宋以一国之力与契丹、女真、党项抗衡二百年;蒙古骑兵能很快消灭金、西夏,能横扫欧、亚,却在襄阳城下受阻几十年,长期与南宋搁江对峙........但是在农耕与游牧文化的冲突中,的确又处处反映出两种文化的区别,这些区别直接来源于他们之间不同的地域、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而在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具体冲突中,农耕民族失利的例子,其原因往往不在于军事上。 从人和生产方式看。 农耕民族在没有战争或者需要医治政治创伤、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年代,一般要遣散多余的士兵,这既是国家发展的要求,也是农业民族的老百姓盼望“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愿望,所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时的士兵就是农民,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农业耕作,土地、水资源都相对固定。所以,在国家需要军事动员的时候,农民需要一定的训练才能变成上阵杀敌的士兵。 而游牧民族就不同了,他们日常的游牧、迁徙在马背上,马术既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到战时也是用的着的军事技能。他们在放牧时常常要与威胁牲畜安全的各种野兽搏斗;在游牧、迁徙的过程中,在争夺水源地、草场的时候会经常与其他民族或部落发生武装冲突。此外,在关于成吉思汗的各种史料中都有他少年时期与盗马贼争斗的介绍,这不是空穴来风,应该是草原游牧牧民常常遇到的事情........所以,游牧民族在需要时往往个个都是合格的战士(不分男女老少)。 从所在地域和气候条件看。 首先要对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活动的地域有个认识:南到大海,东和北实际上也到大海(因为这两个“大致方向”上,除了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就再没有什么可以让中原政权关注的民族政权了),也就是说在太平洋和北冰洋之间的陆地往西,直到我们教科书上所说的“葱岭”,漫漫荒漠、高山大川........为止,三面是海,一边是高山荒漠,这中间就是生养我们的地方,中华民族大家庭在这里繁衍、发展、杀戮、融合、战争、通商,恩恩怨怨、快意恩仇........其中中间那块江河之间、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的地方是物产丰富、人口稠密、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公元前二千年左右,我们的人文初祖黄帝、炎帝通过先进的文化和兼并战争占据了这片最适合人类生活的地区----中原地区。这个时候匈奴等民族(胡、狄、夷、蛮)都是我们的近邻,随着中原文明的不断发展和扩大,这些民族部分加入了华夏民族,也有一部分不断的向周边地区退却........这其中当然有战争,谁都不愿意轻易放弃,但是华夏依然占据着中原地区并且不断壮大。 游牧之于农耕有一个重要不同就是,抵御灾难的能力不如农业民族,农产品可以储存很多年,而牲畜必须保障它活着。如果遇到灾荒农业人口可以依靠存粮食渡荒,在灾荒过后可以利用瓜、菜、谷、豆等短期成熟或者抗灾力强的农作物快速缓和粮荒........但是,游牧民族遇到病、虫、旱、风、雪、水等自然灾害,牲畜大量死亡之时,如果不去抢劫就只有面对死亡了。 其实,所谓游牧民族“民风剽悍”,一个是他们(同样不分男女老少)确实“弓马娴熟”,这与他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的方式有关;另一个就是死亡威胁------不抢就没的吃。 历史上中原王朝遇到的边患,大多数是这种,几百上千人的规模,目标小,行踪飘忽不定、快速出击、烧杀抢掠、一哄而散......(我上面说的原因)农耕民族无法在和平时期养大量的军队,而以步兵为主的中原军队机动能力有限,又不能深入到草原、大漠中追击(这需要强大国力的支持),所以中原的帝王都以筑墙------修长城的办法来防御,这是步兵打骑兵、以逸待劳的好法子,而且几千年间也挡住了无数次这种千人以下规模的骚扰,使得边疆百姓少受无数次战争的袭扰。 最后说一句:游牧文化不代表先进文化,军事上的胜利永远是暂时的,谁到中原来放牧谁就长不了,历史上例子多的是。“八旗兵”再“了不起”,也得靠康雍乾恩典分点土地养活自己,自己变成“农耕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