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国外有哪些“丁克”的心理成因的研究理论?最近一个朋友跟我说,
最近一个跟我说,主动选择丁克的人多半是因为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遭遇过心理创伤,当然不一定是特别严重的。 让我吓一跳。 我是很愿意自己心理健康的,如果有创伤也希望及早治愈。但是,我不认为应该把一个孩子当药。 国内关于丁克好象只有“自我中心”“缺乏责任和付出”等说辞,这更像性格描述而非心理成因。 不知道国外有没有相关的理论,比如说,在童年的哪些经历或者家庭环境更会让人主动选择丁克?
你好,这位朋友,我觉的你的问法很好。但是据我所知,目前国外还没有太多的相关研究。(这是我的英语老师告我的。他是山大教授) 原因是这样的:国外许多人认为,出现要丁克一族是一种文化,不是什么不健康或让人难以想像的事,所以一般是少有人去研究的。 出现丁克的原因也是有你所说的一种,就是少时心理受到了伤害。当然这不能说成是所有人的原因。 据美国一家报纸提供的信息,现在美国的丁克族已经占到总人口的25%,你所说的少年发生的伤害是不能完全成立的。正确的解释是,美国人更崇尚自由,这是从小西方文化的影响,自已生活有更多选择的权利。他们的想法和国人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