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废除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对于科举制度,早先人们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认为“学而无用”“禁锢思想”等。但在冷静观察下,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历史而言优大于弊,很多方面对于现今已废除101年科举制的中国仍有借鉴意义。   首先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社会公平,缓解了社会的矛盾。“学而优则仕”的结果造成了各阶层的人们,可以通过读书这条道路改变自己的地位,提供了一条将自己的雄才大略加以施展的途径,实现所认为的人生价值。   其次,选拔了人才。最终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仕林的人才是极少的,是千里挑一,甚至是万里挑一的。暂且不管其所学知识是什么,但通过一层层严格考试的人必定在一定程度上素质是很高的。   再次,科举所学的知识并非无用。科举制度所选拔的人讲求“立德,立功,立言”,当他们作为官员时,这些基本的特征使他们更好的能适应现实的需要。辜鸿铭曾说过,小人之学讲艺,大人之学讲道。这里的艺讲的是专门的技术技能,道是涉及范畴的概念。一个组织的兴衰,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组织的领袖是否知人善用。所谓物尽其用才能发挥最好的功效,只有能把所有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才是一个好的领袖。科举制度培养出的官员很大程度上就是培养这样的领袖。(至少本意如此)中国近代时期,曾国藩,张之洞等人应该算是伯乐中的代表。暂且不谈他们本人所具备的才干,单是其礼贤下士,善于识人的能力已经是使他们成就一番伟业的重要因素。赵烈文,余樾,辜鸿鸣等人均出自两人的幕府之中。曾国藩“湘军”的诞生与发展也与曾所网罗的文武人才有关。再者,战国时期就存在的“门客”,后来发展成为“幕府制”,成为科举制度的有效补充。闻名的“绍兴师爷”此一派的人物是其杰出代表。   另外,八股文并不仅仅是我们一直所认为的迂腐,禁锢人的才能发挥,约束创造力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它是通过将文章的章法高度凝炼成文章的结构在此结构上自己再发挥。所谓“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这并不必然导致思想源泉的枯竭。西方有专门的论文写作学,这难道也是限制思想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