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什么说我们在掌握了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普遍规律后,今后应这样正确地?
在与专制之间应选择民主;在主动性地选择战争或和平之间应选择和平。这样,民族才能昌盛;人民才能获得幸福。这样国家和民族才能避免走上错误的道路。 这种选择对吗?
问题是现实社会里好像不能比较极端的选这个或那个。或者说有足够大的借口/顾虑,使的不同的人都选择某个中间值,也就是做妥协。 还有个问题,就是所谓/专制,战争/和平,是否只有一种状态呢?战争/和平的状态比较少争议吧,可是比方美国宣布反恐战争告一段落了,可是当地人似乎对外国军队占领下维持的和平不满意,否则怎么中东地区的事情好像还没搞定呢? 或者比方所谓“绥靖政策”。当年英法对德国/日本姑息,其实也有说法是它们的领导人高瞻远瞩的看到了即将到来的伤亡惨重的战争——考虑到欧洲的战争传统,这种预感似乎也是可信的。于是它们就决定,一二个小国人放弃自身的一部分权利,总比全世界都卷入惨烈战争要好。但是这种和平策略,显然有国家不欢迎。 这个其实楼主也提到了,就是“主动性的选择”可能也比较重要。 然后,“进步”与“保守”矛盾么?应该是保守与激进才矛盾吧。盲人走路或者正常人走夜路,如果用走的不用跑的,那叫保守;可就算这样走路,也不一定就会倒退啊,腿不是长在人身上么,往哪里迈步还不知道? ==== 关于苏联。 好像不是没道理。问题是是苏联的情况并非一成不变的,比方所谓干部食堂之类。如上所说,选的时候大家都会选听起来对的,而且实际上也会尽量选做起来也对的。但是这种选择,即便能做出来,应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所以做选择的时候,应该也得考虑具体的情况。比方世界上的民主国家很多,但是政府架构通常都不相同。 然后还有个问题。“掌握了发展趋势和普遍规律”,这个通常是做不到的吧?或者说通常不能肯定自己是否做到,于是作选择的时候,至少不该拿自己版本的“趋势和规律”当作唯一的参考资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