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真的国军是主力吗?最近看了东南卫视播出《远去的飞鹰》的片花,
最近看了东南卫视播出《远去的飞鹰》的片,真的怀疑历史~~~
这个帐没什么扯不清的。虽然抗日战争中国军的表现差强人意,但总体上依然是也本来就应该是发挥着主力的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 一、国军的军力比共军要强很多。抗战高峰时期,中国军队的人数是56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当然是国军,而共军从抗战初期的区区4-5万人发展到93万,但即使是后者也与国军相差甚远。 二、国军掌握着几乎全部的抗战物资资源。国统区的经济全用于国军就不用说了,包括华侨捐助、美援甚至苏援都几乎全给了国军。共军有什么?所谓根据地都是中国经济最不发达的少量偏远地区,基本上只能靠自己到敌军去虎口夺食。 三、国军是抵抗住日军扩大的主力。你看下抗战僵持阶段的形势图便知,之所以中国没有完全沦陷,主要还是国军在几个主要方向遏制日军攻势。而共军主要是深入敌后开辟根据地,这当然也起了巨大的牵制作用。但我们不能不承认,正面战场要比敌后牵制的作用更“主力”。 四、国军的战果略多些。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155万余人,其中国军占85万人,共军占52万人,东北抗日义勇军等抗日武装占17万余人。值得一提的是,共军还消灭了伪军118万,这个国军基本上木有贡献,甚至那些伪军绝大部分还是从国军中投敌的,这是让国军特没面子的事。 四、国军的牺牲也更多些。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伤亡380万余人,其中国军占321万,共军58万。 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首先我们得承认,作为掌握着绝大多数兵力和几乎所有资源的国军,本来就是应该在抗战中发挥主力作用的,事实上国军也确实做到了这点。没有国军在几个主要方向死扛,中国就全沦陷了。正视这点,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当年流血牺牲的国军将士的尊重。假如抗战中国军没有像国民期待的那样发挥主力作用的话,那国民政府早完蛋了,不被日军灭了也得被中国人民彻底抛弃了,后来的4年解放战争就不用打了。 其次我们也得看到,国军的表现与其实力和资源相比确实差强人意。而共军的表现则大大超出了其实力和资源,值得获得更高的评价。如果让我打分,国军与共军在抗战中的贡献,大体上相当于三分之二与三分之一的关系。 改革开放前,大陆的媒体对抗战中国军在正面战场贡献提得不够多,但近三十年来已经讲得很客观也很公正了,早就不存在矮化的问题了。甚至近年还有不少对国军战绩夸大其辞的或者贬低共军贡献的,这又有些矫枉过正了。大家不妨看看李宗仁写的那篇抗战之检讨,实在整个抗战中很难找军干过什么特别漂亮的事。我们应该尊重和纪念那些为抗战流血牺牲的国军将士,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国军高层差劲的表现提出批评并深入反思历史教训,否则那些血就白流了! 希望中国人之间表为这事再掐了。大陆已经不说国军不抗战了,台湾的也别说共军“游而不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