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中35(T)德军二战中曾经装备过捷克生产的坦克,其中就有35
德军中曾经装备过捷克生产的坦克,其中就有35(T),请问它主要装备哪些部队?另外有图片更好,谢谢!
Pzkpfw35(t)轻型坦克 1930年,捷克从英国购进了3辆“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以这种车为原型,捷克的CKD公司先后研制成功P-1轻型装甲车,P-2轻 型坦克。其中,斯可达公司负资P-2轻型坦克的炮塔部分。1934年,p-2 轻型坦克被命名为LT-34轻型坦克。后来由于这种坦克的发动机功率仅为62hp(45.6kW),于是,捷克军方又决定研制新型坦克,由斯可达公司负责全面的研制工作。1934年2月,斯可达公司的皮尔金工厂造出了2辆全尺寸的模型祥车。同年10月斯可达公司又检造出2辆名为S-2的轻型坦克。经过第一次实车试验 后,对负重轮等进行了改进。1935年10月30日,该车被正式命名为LT-35轻型坦克。 LT一35轻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10.5t,乘员4人,装1门37mm火 炮,炮弹的弹药基数为72发,弹种为穿甲弹和榴弹。辅助武器为1挺 7.92mm并列机枪,1挺7.92mm前机枪,携机枪弹2550发。其动力装置 为功率120hp(88.2kW)的水冷汽油 机;变速箱有6个前进档和6个倒档。有意思的是,这种坦克上采用了气动换档机构,这在其他坦克上是很少见到的,驾驶员操纵起来很省劲,但对驾驶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车体和炮塔均为铆接和螺栓连接结构,最大装甲厚度35mm。坦克的最大速度为35km/h。 拿30年代一40年代的标准看, LT-35是一种性能相当不错的坦克。它是LT-38轻型坦克的前身。 其总生产量在200辆以上。二战初期,捷克被德国吞并后, LT-35和LT-38轻型坦克全部被德军缴获。在二战中,德军广泛利用了这批坦克,德国人将 LT-35称之为 PZkpfw35(t)坦克,括号中的“t”表示是从捷克缴获的坦克。在德国法西斯的仆从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军队中,也可以见到 LT-35坦克的踪影。罗马尼亚的第一皇家机甲师中,有126辆LT-35 坦克,罗军的编号为R02坦克。匈 牙利特许生产的坦克称为T-21/T-22坦克,T-22型后来又改称为M40坦克。 M40坦克的总生产量达到1322辆。 此外, LT-35坦克还出口到瑞士、瑞典、伊朗和秘鲁等许多国家。可见, LT-35坦克还是当时很有影响的一种坦克。 德军的LT-35安装了FuG 5,10瓦功率的发射/接收机和FuG 2接收机,此外,为缩短装填时间还增加了一名装弹手,LT-35的性能相当于3号坦克,它们的加入对于德军装甲部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尽管捷克决定在1938年后停止生产LT-35,但是在德国人的监督下其生产线一直开到了1939年,生产商是位于布拉格的CKD(Ceskomoravska Kolben Danek)工厂和佩尔森(Pilsen)的斯科达工厂,上述两家工厂在1938年后均并入赫尔曼戈林国家工厂(Reichswerke Hermann Goring)。在1935到1939年间总共生产了424辆Panzerkampfwagen 35t,其中由斯科达生产了其中的340辆,CKD大约是84辆。波兰战役中第一轻装师装备的大部分坦克都是PzKpfw 35t,其在第一轻装师改编为第6装甲师后,仍然作为主力参加了入侵法国和俄国的战役。 轻型坦克连编成 ,1939-41年(第6装甲师,第11装甲团) 连部:2辆PzKpfw 35t ;4个排,每排5辆PzKpfw 35t。 PzKpfw 35t不但参加了1939年德军在波兰和1940年的法国战役,而且1941年还出现在东线战场的巴巴罗萨行动中,面对苏联的先进坦克,PzKpfw 35t已经显得过时和不堪一击,在寒冷的冬季PzKpfw 35t的机械部件也不再可靠,比如由压缩空气驱动的离合器、刹车和转向系统。由于LT-35t的车体采用铆接结构,坦克装甲一旦中弹崩落的铆钉就可能杀伤乘员。 1941年的晚些时候,随着性能更加优良的坦克投入生产,PzKpfw 35t开始用于执行二线任务如:维持治安和对付游击队。大多数35t被移交给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在保加利亚一直服役到20世纪50年代)、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意大利等仆从国以及德国警察部队和反游击战单位,不过1942年7月18日的一份报告显示,当时仍然有178辆35t在德军中服役,斯洛伐克陆军的一些PzKpfw 35t还参加了1944年8月爆发的民族大起义。 PzKpfw 35t进入德军服役后带出了一系列衍生型号。1940年9月斯科达公司设计出基于LT-35的T-13坦克,不过它从未投产,1941年还进行了PzKpfw 35t热带型的改装测试,但再次以失败告终。1942年3月到1943年,49辆PzKpfw 35t被改装成“Morser Zugmittel/Artillerie Schlepper 35t”——火炮牵引车(取消了炮塔和车体上部,并用帆布取而代之,一些还装有可承受相当于12吨拉力的尾钩),它们中的一部分曾在岸炮部队服役比如驻扎在丹麦沿海的炮兵部队。1939至40年, 斯科达公司的设计人员尝试使用LT-35的底盘改装“ Panzerjager 35t/4.7mm Sfl auf PzKpfw 35t”,这种自行反坦克炮计划装备斯科达47mm Pak 36t L/43加农炮(斯科达47mmA5炮),两辆用Morser Zugmittel 35t改装完成的原型车一直服役到1943年晚期。35t的其它变形车种包括20台左右的Befehlswagen 35t搭载多部电台的指挥坦克以及一些产量极少的后勤辅助车型。此外PzKpfw 35t的炮塔还被用作丹麦沿海或科西嘉岛上的固定火力点。 1943年中期,Constantin Ghiulai中校领导的设计组为罗马尼亚陆军开发出一种自行反坦克炮——T.A.C.A.M 斯科达R-2,原型车的生产在1943年7至9月间完成,同年10月24日原型车在位于苏迪奇(Suditi)的试验场开始各项测试,44年2月12日厂方收到了第一批共40辆的订单,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布加勒斯特的“Leonida & Company”公司仅仅生产出了20辆(不包括首辆原型车)。 该车设计基于PzKpfw 35t/R-2,改装后战斗室取代了坦克炮塔,来自缴获战车上的装甲板只能提供有限的防护,战斗室的顶部和尾部是敞开的,内部安装一门俘获的 ZIS-3/F-22 UWS 76.2mm L/42炮(备弹30发),此外还备有一些冲锋枪供车组(3人)自卫。车体的其它部分和PzKpfw 35t/R-2完全相同,该车全重11.5t,公路行程190km最大速度34km/ h。由于缺乏76.2mm火炮弹药,罗马尼亚不得不自己生产出替代品"Constinescu" 以及瞄准具“I.O.R.”。这种自行火炮在600米距离内可以有效摧毁苏军T-34/85型坦克。总之“T.A.C.A.M”的设计接近于德国的“黄鼠狼”系列——侧影较大、装甲薄弱。 虽然有计划使用德国的88mm Pak 43 L/70或罗马尼亚的75mm“Resita”model 1943火炮,但它们从来没有实现过。作为"T.A.C.A.M 斯科达R-2"的一种补充,缴获的苏联T-60轻型坦克的底盘也被用来生产"T.A.C.A.M T-60"(1943年间生产了大约35辆,1944年参加了抵抗苏联红军的战斗),此外还进行过T-26或BT系列坦克的改装测试。 直到1944年9月23日,此前罗马尼亚仍在轴心国一方,T.A.C.A.M 斯科达R-2都没有正式服役,不过罗马尼亚倒戈以后,该车的足迹先后出现在在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摩拉维亚以及奥地利的土地上。今天在布加勒斯特的博物馆里还保存着一辆T.A.C.A.M。 1940年匈牙利从斯科达公司购买了两辆样车以及S-IIc(T-22) 中型坦克(这是一种 LT-35 轻型坦克的改进型号)的许可证。此外匈牙利还生产了T-22的改型,即突朗 I (40M)中型坦克(生产时间:1942年到1944年),突朗 II (41M)(生产时间:1943 年到1944年),以及突朗 III(生产时间:1944年,停留在原型车阶段),匈牙利人还在1943年开发出使用突朗底盘的兹利尼 (40/43M)自行火炮。突朗 I装备有一门40mm的 L/51炮, 突朗 II装备的则是75mm的 L/25 炮,兹利尼的为105mm L/20.5榴弹炮,突朗 III原型车使用的是一门75mm L/43加农炮(也有在兹利尼上改装同型火炮的计划)。注:上述都是匈牙利自产自销的型号,没有出口记录。 总之 Panzerkampfwagen 35t型坦克性能可靠,在1938——1941年间纳粹装甲部队扩充壮大时期起过积极的作用。如今存世至今的35t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所,在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保加利亚的索非亚,美国的阿伯丁试验场以及斯洛伐克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子 性能指标: 重量:10.5t 乘员:4 引擎:一个Skoda T11 6缸 120马力 最大速度:35 km/ h 最大行程:(公路)190 km (越野)120 km 长度:4.90 m 宽度:2.10 m 高度:2.35 m 主要装备: 一门37mm KwK 34t L/40(斯科达37mm A3 vz.34) 两挺7.92mm MG34或者MG35/37t (S-11上是一挺7.92mm coaxial MG) 弹药:72—90发 37mm 1800—2550发 7.92mm 装甲(毫米/倾斜度)—— 炮塔正面:25/10 车体首上装甲:25/17 车体:25/30 炮塔侧面装甲:15/14 车体上部侧装甲:16/0 车体下部侧装甲:16/0 炮塔后部装甲:15/15 车体尾上装甲:15/60 车体尾下装甲:16/0 炮塔顶端/底部:8/81 上部车体装甲 顶部/ 底部:8/85 下部车体装甲 顶部/ 底部:8/90 火炮防盾:25mm 37mm KwK 34t L/40穿甲能力(装甲板倾角30度) 距离: 100m 500m 1000m 1500m 2000m 穿甲深度(Panzergranate 39):37mm 31mm 26mm 22mm 0mm 衍生车辆包括:Zugkraftwagen 35t 轻型火炮牵引车、Munitionsschlepper 35t 弹药运 输车、Morser Zugmittel/Artillerie Schlepper 35t 火炮牵引车、Panzerjager 35t 47mm Pak 36t L/43 自行反坦克炮、Befehlswagen 35t 指挥装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