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技巧在对句时.对句是对的工整合韵内容贴切好呢?《但内容平平
在对句时.对句是对的工整合韵内容贴切好呢?《但内容平平>还是内容对的新奇但又有联系让人拍案叫绝.但韵律稍有暇次。偏重那方更好呢?
对联与联是不同的。对联有自己的基本要求。如果达不到对联的基本要求,可以视为好联,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联。 多年传承下来的习惯认识,使许多朋友混淆了诗联和对联的差别。 诗词中的好联,经常被人们使用,已经习以为常,有些还是名人名联。使用当属正常,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联。真正的对联,联脚上仄下平是非常重要的要素。诗联的联脚平仄则是根据诗律的平仄要求来的,无此特殊规定。况且还有许多古声的影响。许多常见的民联也是如此。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名句。可以作为对联使用,但并非专门做的对联。杜甫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柳宗元“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王维“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李商隐“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等等,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文采意境都很妙,作为对联使用可以,但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联。而且意境如何,文采高下,奇特新颖,寓意深幽等,都与评判者的具体情况有关,每个人的感受和水平也不尽相同。别说对于串对或合掌这类难度较大的判断,即便普通正对或反对的优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下拙见,对联的优劣判断,符合基本规则应该是第一位的。宽中出彩,当是较好。严中出奇,则是最好。 有的网友出句时已经表明只要意境好,有特色,不必过于苛求平仄的做法就很好,可以鼓励对句者大胆创新。我们都不是假古人。但是起码应该遵循对联现用的基本规则,以便有一个相对公平的评判标准。拟对时可以尽量注意参照《中国楹联学会发布联律通则(试行)》的要求。已经有不少好心的联友转载过对联规则。版本虽然不同,要求基本一致。对于联栏的提高和兴盛,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