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三板市场是怎么回事?
三板主要指“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和地方产权交易市场、“条块结合”的场外交易市场体系等。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是根据中国证监会解决历史上遗留问题的既定政策,2001年6月12日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对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在未上市前的股份转让做出的安排。即证券业协会选定6家券商,利用其下属的318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证券营业部,采取每周三天(2003年8月份又将交易改进为每周5次),设涨跌限制5%的方式进行代办转让。2001年7月16日,由指定的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业务正式运行。今年以来,从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的人事安排及有关政策走向看,“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可望成为未来场外交易市场的主体,其特点是股份连续性交易、具有IPO的功能、设置一定的挂牌交易标准等。 地方产权交易市场由原体改及财政、国资系统组建的产权交易所和由科委系统组建的技术产权交易所两大部分组成,其主要特点是以做市商或会员代理制交易为特征,进行产权、股权转让、资产并购、重组等。国资系统以上海产权交易所为龙头组织了长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成员为长江流域省市的产权交易机构;以天津产权交易所为龙头组织了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成员为长江以北地区及京津地区的产权交易机构。科委系统自1999年12月在上海成立我国第一家技术产权交易所以来,目前全国各地已成立技术产权交易机构40多家,这些交易机构全部都是由当地政府部门牵头发起设立的。据统计,目前设立的交易机构注册资本金中由各地方政府财政直接出资或地方财政资金通过具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出资已达到将近4亿元。近两年来,地方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十分迅猛,其主要原因是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缺少金融服务的支持,更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撑。因此,我国三板市场体系的建设应采取“条块结合”模式,既有统一、集中的场外交易市场,又有区域性的权益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