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观?
什么是五观?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我们想一想,每一种农作物都须经过农夫的播种、灌溉、除草,以及收割,然后由商人贩卖,再经厨师洗好米,煮成饭后,才能送到我们面前来。而且农夫、商人、厨师在工作上所用的器具和上所需的衣物等,又须另一批人供给。“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一饭一菜,来处不易啊!   2忖已德行,全缺应供:吃饭的时候,应该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甚至起心动念,是否乎道德的行为?能受得起信施的供养吗?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所谓离过,就是离三种过失。吃饭时,不应该起贪瞋痴的心念,进而要生起慈悲、喜舍、智慧的心来。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人生在世,饥渴难免。为了籍假修真,吃饭吃菜等于吃药一样,对于饭菜的好坏、净秽、多少等,不可以起分别心。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为了现前能精进修行,以期未来成就佛道,弘法利生,所以才授受饮食。   以上所举五观,虽是僧伽生活,但在家信徒也应该作如是观。因为如此,才能做到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