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行业
公司拍摄完成一部片子后,是进库存商品,数量如何计算,这部作品可以卖给几家公司播放,那么销售的分录怎么做?卖完以后库存商品中应该还有这部片子的,以后可以再卖。
2013-01-04 11:20 补充问题 如果只计算金额,例如:拍摄成本合计300万,进库存商品金额300万,销售给甲家公司250万,销售给乙公司350万,这个分录怎么做?二楼的答案长了点,没看懂啊,能不能做个分录,谢谢 1、拍完片子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XXX影片 300万 贷:生产成本 300万 2、销售甲公司250万 (1)取得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等 25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片收入 250万 (2)结转销售成本时,可以采用计划收入比例法,也可以采用零毛利法和固定比例法。但是,结转的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假如采用计划收入比例法结转,预计计划收入1000万元,则预计成本300/1000=0.3/万元收入,则,销售成本=250万*0.3=75万 借:主营业务成本--电影片成本 75万 贷:库存商品--XXX影片 75万 3、销售给乙公司350万 (1)取得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等 35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电影片收入 350万 (2)结转销售成本时,销售成本=350万*0.3=105万 借:主营业务成本--电影片成本 105万 贷:库存商品--XXX影片 105万 --------------------------------------------------------- 影视行业结转影片成本,应当遵循配比原则和谨慎性原则。 1、国产影片(包括合拍片)在完成后期制作,进口影片在提供原拷贝(带)和译制拷贝(带),并经电影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后,方可结转入库。 2、影片(含拷贝、播映带和其他载体)已结转入库的全部实际成本,企业应当自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之日起,按以下方法和规定结转销售成本: (1)企业一次性卖断国内全部著作权,在收到卖断价款时,应将其全部实际成本一次性结转销售成本;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的,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 (2)企业采用按票款、发行收入等分账结算方式,或采用多次、局部(特定院线或一定区域、一定时期内)将发行权、放映权转让给部分电影院线(发行公司)或电视台等,且仍可继续向其他单位发行、销售的影片,应在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之日起,不超过24个月的期间内(主要提供给电视台播映的美术片、电视剧片可在不超过五年的期间内),采用计划收入比例法将其全部实际成本逐笔(期)结转销售成本。计划收入比例应当尽可能接近实际。计划收入比例除有特殊情况应当随时调整外,在年度内一般不作变动。如果企业预计影片不再拥有发行、销售市场,应将未结转的成本予以全部结转。影片成本的结转,可以采用计划收入比例法,也可以采用零毛利法和固定比例法。 采用零毛利法时,如果取得的收入大于剩余成本,应将剩余成本一次结转完毕,如果预计在成本结转期内不能完全转销该影片的库存成本,则应在到期前的最后一次结转时将剩余成本全部结转计入销售成本。 采用计划收入比例法、固定比例法时,企业应按谨慎性原则进行会计估计,合理确定预计收入总额、成本结转比例,按期结转销售成本。  以上方法和结转比例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 中予以披露。 (3)企业在尚拥有影片著作权时,可在“库存商品”中象征性保留1元余额。    给你提供一份电影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