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诸位学佛要知道,我们亲近一个善知识,自己对待老师那个诚意是第一?
1 诸位学佛要知道,我们亲近一个善知识,自己对待老师那个诚意是第一个条件,能不能得到受用,就像印光大师所讲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2 佛在经典上,曾经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有个老比丘,修行了很多年,没有得道,心里面很懊恼,也很惭愧。 3 有几个刚刚出家的年轻比丘,想戏弄他,就去跟他开玩笑:“你是不是想证果?我们可以教你,但是你要请客,请我们吃好东西。” 4 这个老比丘把他的那一点衣服卖掉,请几个小比丘吃。小比丘吃饱了,老比丘就问:要怎么证果? 5 小比丘作
念佛一法,乃至简至易,至广至大之法。必须恳切志诚之极,印大师示寂之晚,语真达师等云: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见永思集。方能感应道交,即生亲获实益。若懒惰懈怠,毫无敬畏,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余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佛是有大智慧,我们有大愚痴。所以我们要学佛,学佛的大智慧。以佛心为心,以佛愿为愿,时时学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刻刻要修持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法门。一切真实,才能感应道交。所以发愿这件事,要诚心诚意,不可有欺骗或贪慕虚荣的行为。阿弥陀佛因为发四十八大愿,才成就极乐世界,能摄受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了生脱死。我们要效法过去诸佛菩萨,赶紧发愿。发愿才能成就佛果。 假如有毛病,要痛改前非,不要文过饰非,覆藏己过,应该坦白在大众前忏悔,否则,就是罪过。跟著习气毛病跑,就是背觉合尘。如果改过向善,就是背尘合觉。发愿是防止罪过,忏悔是消灭罪过,所谓‘弥天大罪,一忏便消。’从今天开始重新做人。古德说:‘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发愿与忏悔,虽然名词不同,可是含意大同小异。 若能把习气毛病改掉,就是勇于改过,勇于认错,勇于面对现实,经得起考验,不会被境界所转。不要我见太深,不要我相太重,要晓得我们的圆明觉性,是光明磊落。所谓‘圆陀陀,光灼灼’,什么习气毛病也没有的。学佛发愿要有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