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基督教是不是有很多相似点?看过很多宗教的书籍,发现很多宗教
看过很多的书籍,发现很多宗教都有共同点,追溯到它们的起源会否兴许是来自同一个宗教的呢? 又有人说其实佛教是所有宗教里最高的领域,是集大成的宗教,其他的宗教都来源于此,真的是这样吗?
佛教和基督教是不是有很多相似点? 教义的同异,要从整体上看。 我认为,宗教之间不要相互攻讦,而是要从它们各自自身的教义上去理解,去推断。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一宗教的术语强加于另一宗教之上,这不是我们做学问、探寻真理的方法。 佛教和基督教的教义应都是一样的(只是语言不同:“文字是叫人死,圣灵是叫人活!”)——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 是否来自同一个宗教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因为耶稣基督过早地离开世间,有人认为,耶稣基督的教法因此不完整。 似乎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佛教在基督教之先,耶稣也是“人教以教人”,不似释迦牟尼佛是自我成就,其传承很有可能来源于佛教——甚至因此基督教排斥佛教,似乎就有点“数典忘祖”了。 附: 请问圣经中有那些是金句啊? “文字是叫人死,圣灵是叫人活!” “神就是光”!(智慧) “神就是爱”!(戒) “爱人如己”!(定) 再多,也不过就是:智慧、爱,在佛门就是“戒定慧”,在圣经就是:戒(十诫)、定(祷告)、慧(圣经里随处可见) 但重点我认为就是以上。 还有:《创世记》的“原罪”说,要弄懂:不是什么苹果、番茄... 而是:分别就是“(原)罪”!——“文字是叫人死,圣灵是叫人活!” 但,一切宗教并不反对世间的知识:这是桥梁! 附: 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圣经•约翰福音4:24》) 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圣经•约翰福音6:63》)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圣经•约翰福音1:1-5》) 你们应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圣经•约翰福音12:36》) 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圣经•约翰一书4:8》) 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圣经•约翰一书1:5》) 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圣经•约翰福音12:46》)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圣经•马太福音28:18-20》) 由上可知,神是灵、光、爱,神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这与佛教藏密的空、明、大悲,佛教的法身、报身、化身三位一体是相类似的。 如我们稍加留意,就可以看出:圣经是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构成的,旧约应就是以色列人的历史和原始宗教传说,概而言之,应就是神迹(业)和因果报应(神迹就是因果报应)。 圣经就是诫、信、爱,旧约是诫,新约是信,神是爱。 关于神迹:“耶稣回答说,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看神迹。除了先知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圣经•马太福音12:39-40》) 此说可谓没有神迹。真的没有神迹吗?不,是人不信、不承认、不明了。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来试探耶稣,请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耶稣回答说,晚上天发红,你们就说,天必要晴。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你们就说,今日必有风雨。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神迹,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看。耶稣就离开他们去。(《圣经•马太福音16:1-4》) 此说可谓一切都是神迹。天晴天雨,人喜人忧,智慧昏昧,打闹哭笑,又哪一样不是神迹呢?佛家有谓:“神通与妙用,运水与搬柴”。 所谓神迹(神通),即人本具的能力。因为邪恶淫乱,因为贪疑不信,人本具的能力潜而不用,不能发挥而成为潜力潜能。修持修行的本质就是返朴归真,做本来的自己,这就是所谓的成佛或永生。神迹本是平常,圣贤本是平凡:“神奇化为朽腐,朽腐复化为神奇”。而邪恶淫乱的时代追求奇技淫巧,愈是追求刺激快感,愈是愚钝昏昧,迷乱声色视听,惯习阿谀谄媚,空中楼阁终归海市蜃楼,神秘玄妙几近魔法幻术,积习难改,积重难返,最终连自己的本来面目也都不知道,诚所谓“邯郸学步,匍匐而归”。何为神秘?所罗门断婴案(见《圣经》王上§3),哥伦布竖鸡蛋(真智慧是不执著不分别,真奇迹是大平凡大平常)。 或应可以说,旧约是历史,历史即神迹,历史即因果。神迹即是因果报应:“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旧约是父性的,也就是说因果不昧,报应不爽,必须绝对服从因果律,因果律就是自然法则,就是神的意志,因果律也是人的念力,心作心是,自作自受。所谓神力神迹神通,也就是人与自然力的交互作用,最终也就是人(个体与集体)的念力与其业力(共业与别业)的交互作用,这也就是所谓的心物互动、心物一元。 永恒是连续的当下,生命中最可贵的就是把握当下,做一个平平凡凡、堂堂正正的人。 公元(公元)的纪年以耶酥的出生(“圣诞”)为标志,圣经的新约与旧约的界分也是如此。如果说旧约是人类罪与恶(亦即人类苦难)的记录的话,那么,新约昭示人类的爱与善,爱与善是人类的自新和新生(接受爱与善,也就是主的灵的人,不可再回向罪恶,这就是圣经中罗得的妻子回头一看变成盐柱所给我们的喻示(创19:20),爱与善也将复归人的神性,走向永生,使人我一体,人与自然一体,最终也就是人神一体,这才是本来的人,所谓“真人”,从而实现复归人的神性,实证大我、真我,脱离苦难,走向天堂,天堂不在人间,天堂不离人间。 新约是母性的,她昭示无条件的爱,天国(天堂)就是爱,神就是爱(爱是神与天国的种子和酵),爱即慈悲,爱能灭恶除罪,爱完全律法,爱导向永生。爱就是耶酥基督给人类带来的福音:惟有人与人之间无条件的真正的爱,才能实现人类永恒的和平与幸福,也只有爱与和平幸福才是真正的人生。 圣经中有:字句(文字)是叫人死,圣灵是叫人活。 佛教《楞严经》云:“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 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豫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圣经•马太福音3:13-15》) 由此,何谓原罪呢?原罪就是“分别善恶”,也就是“偶像崇拜”(严格说来,心中执著任一事一理一物一境一情一意而不舍即是“偶像崇拜”,佛家谓之“著相”)。因为贪惧故而犹疑不信因果,而趋利避害,只图享受,不思奉献,为一己之私而造种种恶(有说原罪是人吃了苹果或西红柿类,又从何说起!),须知,道心即是直心、童心(几近没有分别、没有逻辑思维),天真率直、乐善好施、忠信诚敬。何谓“生命树”?本即“分别善恶树”:一落分别,即有善恶老死;若天真率直,心若虚空而不着一物(不分别,亦无空见),事事无求亦无碍,即是神的永生境界,故而“生命树”就是不分别(或曰不执著、不崇拜偶像,亦即“应无所住而行于布施”),也就是无条件的爱(自然、自发、本真的爱与善)。 何以树果喻之?盖有花有实,有因有果,树果即是因果。小即是大,一即是多,遗传变异,变异遗产。分别生贪爱,贪爱生趋避取舍是非争斗,而生种种罪恶,迷失真性,无中生有,无是生非。果复为因,因复为果。故谓树果。 何谓毒蛇?毒蛇即分别,即贪惧疑慢之心,特指贪心淫心,毒蛇即妄念、执著。当然,这种种的解释即是分别,显得牵强附会、隔靴搔痒,远没有原文喻象的简单贴切,又如何能通达其浅显而又秘奥之本意真境呢(所谓说食不饱,画饼不能充饥)? 何谓神?神就是世界和万事万物的本原(无所在,无所不在)。神不是某一特定物,世界即是“一合相”,“一合相即是不可说”,“一合相”即是神。 以譬喻而言,神亦即现代科学所谓的能量:万物都是能量,能量表现为万物;没有任何一种物质可以称为能量,但所有的物质都是能量(无所在,无所不在)。神的意志即是信息(特指因果律、自然法则、客观规律、真理),神迹即是万象万类、万事万物。合而言之,神即法身(圣父),神的意志即报身(圣灵),神迹即化身(圣子)。 神的真义即是心物一元(心物互动,有其心念或曰信息,必有其物其境,心念即事即物)。天使即是人的善念和善念所感,魔鬼即是人的恶念和恶念所感(有其心念必有其物其境)。神是至善,至善无善恶(不分别、不执著善恶),人心有善恶,故亦感善恶之报。人之谓善谓恶(即天使魔鬼)即是神性(体)之相之用。神造万物,能量表现为万物;万物都是神迹,万物都是能量。狭义的能量即是光,故而神就是光,神与阿弥陀佛都是无量寿光(天国即净土即实相,应非六道之天道)。神就是佛,神就是道:“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真信仰、真为寻求真理者,当以慧眼识之。 宗教的实质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也善待众生万物。人际、人天本互动(出尔反尔,自作自受),善待他人众生万物,其实也就是善待自己。人的一念真善之所得(至善至乐,神佛境界),是整个世界都不足以移换的,是为圣:人人皆可为圣为神(“我曾说你们是神”),而甘居蜗角蝇头粪壤,何其可悲! 凡真宗教,本旨皆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而横起是非争斗者,非愚即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