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涅盘
涅盘是用语,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断常、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 涅盘是修证佛法所能得到的修证结果;佛法中一共有四种涅盘可为修行人证得: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有馀依涅盘、无馀依涅盘,以及无住处大涅盘。 小乘佛法的修行人,能证有馀依涅盘与无馀依涅盘,不能证得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与无住处大涅盘。小乘修行者由断我见後,修行除断我执,能够证得的最高境界名为阿罗汉境界。此境界是指灭尽七转识,唯馀第八识。成为阿罗汉的小乘佛法修行人如果还没有死亡,因为还有五蕴色身存在于人间,尚要承受风吹雨打、炎热日晒等等人间的微苦,因此所证境界称为有馀依涅盘;成为阿罗汉的小乘佛法修行人如果死亡,因为抛弃五蕴色身的缘故,所入境界则称为无馀依涅盘。然而不论是有馀依涅盘或是无馀依涅盘,阿罗汉都因为消灭自我的缘故,实际上再没有此阿罗汉存在,所以在《圆觉经》里,佛曰:“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盘。” 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只有修证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能够证得。大乘佛法的修行人称为菩萨。在整个成佛之道的修证过程中,凡夫从发起愿意成佛的菩提心时,一直到将来能够成佛,总共须要经历五十二个位阶不同层次的修证阶段,历时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在这整个过程中,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能够于证得第一十七位阶时,亲证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能够得知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之中道真实境界。一般来说,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于第四十一位阶时,亲证有馀依涅盘;于第四十八位阶时,亲证无馀依涅盘。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不走小乘佛法的修行人所行法门;换句话说,小乘佛法的修行人志在入灭,得少为足,出于三界,无有度众的慈悲心;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志在成佛,无边法力,常住三界,具大慈悲广度众生,以是不论在智慧、能力、悲心、福德,与功德,各种方面来看,阿罗汉的修证远远地及不上菩萨的修证结果,所以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里,佛曰:“如来藏阿赖耶识境界我今与汝等菩萨甚深智者,能了分别此二种法,诸馀声闻辟支佛及外道等执着名字者,不能了知如此二法。”《楞伽经》佛曰:“如来藏名阿赖耶识,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佛说不增不减经 (卷八)》:“舍利弗!如是深义,一切声闻缘觉,智慧所不能知,所不能见,不能观察,何况一切愚痴凡夫而能测量。唯有诸佛如来智慧,乃能观察知见此义。舍利弗!一切声闻缘觉所有智慧,于此义中唯可仰信,不能如实知见观察。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 无住处大涅盘境界,唯佛能证。菩萨于证得第五十二位阶时,完成四种涅盘的圆满修证,获得四智圆明,完全了知第八识真如的所有体性与功德力,具有无边法力,能够随意利益救度十方一切有缘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