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开国少将(暂授)段苏权的看法。不要贴网上很容易就能搜到的
不要贴网上很容易就能搜到的内容。
一、现在公开出版的资料对于段苏权将军的军衔均记载为“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没有“暂授”,所以,即使当时是“暂授”,这个问题显然也早已解决。 二、关于段苏权将军50年代受审查的诱因,我仅看到过网上流传的“因反应空军谎报战果”之说,没有看到过其他旁证,更没听说有权威结论。而对于网上言论,因发表者几乎不用负任何责任,所以本人一向不敢全信。此事依常识判断虽有可能,但无法核实。 三、段苏权将军在军队的最后,也是最高任职是学院政委,为大军区级正职。与有的1955年上将的最后、最高军职相比,甚至更高。更不用说与1955年的多数中将和少将相比了。所以,段苏权将军的任职经历,特别是林彪出事以后的任职经历,因50年代受审查所受的影响至少并不大。 四、关于段苏权将军扯下肩章、不参加授衔典礼一事,网上的流传同样无法核实。假如确有其事,作为一名军人,特别是将军,这样的举动至少是不够正规、游击习气太重的表现。 本人对历经战火、勇猛无畏的军人历来敬慕有加,以上仅为个人一管之见,就事论事而已,对段苏权将军绝无半点不敬之意。 =============== 楼下所讲的事情有些不准确。 东北野战军八纵,在辽沈战役的锦州外围战斗中出现两次失误。 第一次,东野总部命令八纵,“以炮火监视”锦州机场(请注意,不是占领锦州机场)。东总的命令是1948年9月25日17时发出的,八纵首长9月26日询问总部是哪个机场,迟误了远远不止楼下所说的“两个小时”。东总在9月26日早8时再次命令八纵:封锁锦州机场,保证不使一架敌机降落。但到15时林彪改变主意,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九纵。9月27日早晨,九纵以炮火封锁了机场。林彪9月29日向军委汇报说,八纵耽搁两天没有封锁机场。毛泽东说了楼下提到的那句话。 第二次,封锁锦州机场的任务改由九纵执行以后,东总将八纵调到城东南打小紫荆山。10月6日凌晨,八纵68团攻下小紫荆山后,团长下山去吃饭。但上午10时敌军反击,留守山头阵地的一个连撤退,丢失阵地。八纵想马上夺回阵地,就没有向东总报告,东总后来从国民党的电台广播中听到了这一消息。罗荣桓和刘亚楼亲自到八纵处理此事,擅自撤退的那个连长被枪毙。纵队政委邱会作赶到68团坐镇,夺回了阵地。 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中表现的是上面所说的八纵的第二次失误,没有提到第一次失误。电影中没有用“小紫荆山”的地名,而是称“牛郎山”。 当时八纵的司令员就是段苏权。 =============== 关于楼下评论中的意见,补充如下。 八纵在锦州战役以后,参加了围歼廖耀湘兵团的作战,经两天两夜急行军,按总部规定的时间,接替了独立2师的阵地,截住了廖兵团退往营口的道路。但实际上,独立2师是在围歼廖兵团作战中,最早与敌接触的部队。 1948年10月25日下午,与独立2师在一起的东野参谋处长苏静,以主动求战的姿态,早于东野总部的命令几小时,命令独立2师插向大虎山以东地区。当晚,该师俘虏了廖兵团49军105师前卫团,26日凌晨又突击了新6军22师,这两支部队是廖兵团撤往营口时,走在最前面的部队。再加上10月26日早晨,廖耀湘的兵团部遭到东野三纵7师21团3营的突击,廖耀湘即决定撤向沈阳,这才有了东野六纵在厉家窝棚阻击敌军主力一昼夜的战斗。 所以,堵住廖兵团撤向营口的退路的主要功劳,归独立2师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