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预后?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 - 肌肉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慢性疾病, 乙酰胆碱受体 (AChR)抗体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自身抗体, 主要是产生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结合,使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阻滞,导致眼肌、吞咽肌、呼吸肌以及四肢骨骼肌无力, 也就是说支配肌肉收缩的神经在多种病因的影响下,不能将“信号指令”正常传递到肌肉,使肌肉丧失了收缩功能,临床上就出现了眼睑下垂、复视、斜视,表情肌和咀嚼肌无力, 表现为表情淡漠、不能鼓腮吹气等,延髓型肌无力则出现语言不利、伸舌不灵、进食困难、饮食呛咳,和四肢肌无力。本病的病因是全身性的,但影响的肌肉因有所侧重就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1.药物治疗: (1)抗胆碱脂酶类药物:如口服吡啶斯的明,溴化新斯的明。 (2)极化液加新斯的明0.5-2.0mg,地塞米松5-15mg静滴1次/日,10-12次为一疗程。 (3)免疫抑制剂:根据免疫功能情况分别应用:如①口服强的松。②静滴环磷酰胺。③硫唑嘌呤。 2.胸腺治疗:可考虑胸腺切除术,或钴60作放射源行胸腺放射治疗。 3.血液疗法:有条件时可使用血浆替换疗法。 4.中药治疗,体针疗法。 〔预 后〕 1 重症肌无力的预后与临床类型有关,单纯眼肌型和单纯脊髓肌型,病情始终局限于眼肌和四肢肌无力者预后好;全身型肌无力、延髓型肌无力和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危象者则预后不好。 2 对抗胆碱酯酶制剂、激素等药物不敏感又不能手术者预后不好。 3 有合并感染(如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者预后不好。 4 合并有胸腺增大,或Ⅰ、ⅡA型合并胸腺瘤者,能手术切除且对抗胆碱酯酶药物敏感者预后好。ⅡB或Ⅲ型合并胸腺瘤者手术效果差。 5 胸腺瘤有侵淫性生长,或有转移者预后不好。 6 病程短、药物治疗敏感者疗效好,预后好;病程长、药物不敏感者预后不好。 7 经临床观察与年龄也有一定关系,患者治疗时年龄<15岁疗效明显,预后好;>15岁则治疗效果差,预后亦差,两组有显著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