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有几种节日?有哪些习俗?
回族节日中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牺牲节、圣纪节。除此之外,还有小的节日和纪念日,如法图麦节、阿舒拉节、登霄节等。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的希吉来历计算的,也就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 开斋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热特”的意译,突厥语系的民族(如维吾尔、撒拉族等)也叫“肉孜节”。开斋节缘于斋月,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也称为“莱麦丹月”。斋月的具体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一般在初一的傍晚太阳落山后,看见月牙儿就入斋,不能目睹新月,可推迟到初二、初三的晚上。封斋要够一个月,斋戒期满,就是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开斋节。 牺牲节 牺牲节是阿拉伯语“尔德.阿杜哈”的意译,阿拉伯语称“古尔邦”,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献牲节”、“忠孝节”、“尔德节”。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这个节日属于穆斯林朝觐功课的仪式范围。伊斯兰教规定,教历每年12月上旬,穆斯林去麦加朝圣,朝觐的最后一天,开始举行庆祝活动。     圣纪节 圣纪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是纪念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穆罕默德于伊斯兰教历纪元前五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元571年4月21日)诞生于阿拉伯麦加。伊斯兰教历第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因病归真,终年63岁,葬于麦地那。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因此,一般合称“圣纪”。 阿舒拉节 在伊斯兰教历正月十日举行。阿舒拉源出希伯来文,意为“第十天”,一般指希吉来历一月十日。相传该日是阿丹、怒哈、易卜拉欣、穆萨等先知得救的日子。还传说这一天安拉创造了人、天堂和火狱等,因此,把这一天看做神圣的日子。680年阿里之子侯赛因因在该日被倭马亚王朝所杀,所以这一天又成为什叶派纪念侯赛因的哀悼日,后来发展为阿舒拉节。 登霄节 登霄,是阿拉伯语“米尔拉吉”的意译,原意为“阶梯”。 相传,穆罕默德圣人在52岁时,伊斯兰教历纪元前一年(公元621年)七月二十七日夜晚,真主命令折不里勒天仙牵上仙马来接穆罕默德。穆圣在折不里勒的陪伴下,乘天马从麦加到耶路撒冷。穆圣从耶路撒冷登霄,会见了穆撒圣人,向真主礼了三拜,见到了“天堂”、“火狱”等,……。 登霄节这天晚上,回族穆斯林聚集到本坊清真寺举行礼拜、祈祷,以示纪念。这天晚上睡觉比较迟,一般都要听阿訇讲“沃尔兹”。 法图麦节 回族的法图麦节在每年的斋月十四,即伊斯兰教历九月十四日。为纪念穆罕默德的女儿、阿里的妻子法图麦。由回族妇女亲自出动,收敛钱粮,选择一个住宅宽敞的回民家里,架几个特大铁锅,熬几大锅杂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请阿訇念经祈祷并赞颂圣女的事迹,回民也叫“女圣纪”,之后,让全“坊”的男女老少一起来吃。这杂豆粥是用黄米、小米、大米、扁豆、豌豆、绿豆、大豆等十几种豆类加肉丁和葱、姜、盐等各种调料熬成的一种稀粥。 回回把这一天也叫妈妈会,姑太节或粮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