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汇储备的几个问题第一外汇储备的来源,中国外汇储备不久前突破
第一储备的来源,中国外汇储备不久前突破日本,达到万亿美元.那么这万亿美元,是以什么方式储存,在那里的?比如大部分是美元储存的话,那么这些美元放在那里?还有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如果美国多印美元的话,那么我们这些外汇美元不是贬值很厉害.?这些风险是怎么防范的?为什么不已黄金储存.虽然黄金价格波动,但是毕竟是真正的有价值的东西. 还有外汇的增长,除了贸易顺差之外,还有什么方式增加外汇的? 第二 中国的企业个人与外国做生意赚来的外汇. 这个过程是不是这样的?比如说,某某企业赚了100亿美元,那么他是不是回国
很深奥的问题,自感水平有限,还是转两篇帖子吧! 新华时评:中国万亿美元储备不能随意花费 2006年11月06日17:21 源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 张旭东) 我国目前拥有约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综合国力提高的体现,足可抵上我国近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但这一巨额储备,并非是一笔随意支出的财富。通俗点讲,这1万亿美元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从经济学上看,外汇储备不是越多越好。因此,面对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国内外一些学者近来纷纷献计献策,其中不乏“花掉”一部分外汇储备的声音。   有的人建议这笔外汇可“海外购物”,购买高技术及设备或相关物资;一些人则建议“国内直补”,或划拨社保基金,或用于改善国内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等。总之这些建议认为,如果将外汇储备用于上述用途,比单纯投资美国国债等更划算。   这些建议看似有理,其实还没触及问题的本质。无论是从外汇储备形成的角度,还是从中国汇率制度的角度看,这笔巨额外汇储备,都是不能随意动用的,使用起来必须加倍谨慎。   按照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企业和个人手中不允许存有政策允许范围之外的外汇,在国内如需使用,也需要将美元等外币兑换成人民币(即:将外汇卖给银行)才能消费。为购买以各种形式(外贸企业的创汇收入,外商投资等)而涌入国内的外汇,央行必须发行债券或多印钞票,从而大量放出基础货币。就是说,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央行买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外汇储备同一家商业银行所管理的资产没有什么不同。而且,为维护现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也必须通过买卖一定数量的美元等外汇资金,使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因此,尽管外汇储备是央行的资产,但这一资产是通过央行的负债形成的。   数字显示,今年以来外汇占款月均增长速度约达到30%,到9底,我国外汇占款余额超过8万亿元。近两年来,因为外汇占款不断增长,已造成国内货币投放量过多,加剧了通胀压力,压缩了金融调控的空间。   外汇储备如果随意支出,则会造成财政向央行透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日前在谈到将外汇储备充实社保基金账户或者购买石油等物资等有关建议时表示,以外汇储备充实社保基金账户,这相当于无偿划拨的财政透支行为,这样是不行的;而其他机构要用外汇储备,需要拿人民币购买外汇储备,绝不能无偿划拨。   “尽管外汇储备是央行的资产,但支撑这一资产的其实是央行的负债。”有海外学者近来也认为,央行可以用美元来购买美国国债等资产,或者像过去一样换取大型国有银行股份,这与其他大型金融机构将所持资产用于投资的方式没什么不同。但央行将外汇储备用于政策性项目,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了。   这位学者表示:“如此支出后,由于央行无法回笼等额的资产,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减少,而资产负债表上拥有购买美元等外币的负债依旧未变,其结果相当于央行在举债消费。”   而按照职责,外汇储备由央行负责运营管理,并且要实现保值增值。吴晓灵还进一步解释说,近几年国有银行改革用外汇储备注资,并不是无偿划拨,“注资国有商业银行,是外汇储备的直接投资。从目前来看,银行改革上市后,增值幅度很大。”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在国内投放外汇储备进行消费,也会造成外汇二次结汇和货币二次投放的问题:按照现在外汇管理政策,投放出的外汇,要由用汇单位卖给商业银行来换取人民币;而商业银行必须在外汇市场卖出这笔外汇来换取相应的人民币。而为了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等原因,外汇市场上多余的外汇最终还是只能由央行购买收回,这中间只是又多投放了一次人民币而已。这等于央行直接印钞票去消费,懂一点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相当于最直接地制造国内通货膨胀。   因此,对于这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必须谨慎使用,不能随意花费。 中国将积极探索万亿外汇储备使用方式 我国外汇储备是如何形成的 2004年,我国外汇储备存量达到6099亿美元,新增20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根据教科书的定义,外汇储备应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2004年我国进出口突破万亿元大关,实现贸易顺差320亿美元;资本金融账户顺差数据还没有出来,但一般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入比较接近,而2004年底,我国FDI流入额为620亿美元。这样可以计算出来的国际收支顺差为940亿美元,还有1000多亿美元的新增外汇储备不知来源于何处? 1 外汇储备的资产收益:进出口顺差与经常账户余额的不同主要在于外汇损益与利息收益。如果按照外汇储备的资产收益率为4%计算,则由外汇储备本身带来的资产收益为244亿美元。 2 国际投机资本:新增的外汇储备的一大部分可能来源于国际投机资本。尽管目前我国对资本项目实行严格管制,但投机资本依然可以通过在贸易项下实行进出口价格虚报、预收账款和延迟付汇造假,直接投资项名实不符、借款过度以及房地产市场炒作等流入国内,而这些很大程度都具有投机套利性质。 3 统计误差:从美国统计的进出口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到2004年11月,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1447亿美元,而我国公布的贸易顺差总额为320亿美元。其中进出口贸易统计是由海关统计,而资本项目是由商务部统计,我国的国际收支表的错误与遗漏项的数额一般也是比较大的,因此,很可能存在一些统计上的误差。 4 驻外机构的外币存款:华人、华侨、中国驻外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其它方面持有的大量美元流入国内也构成我国外汇储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外汇储备水平是否合理 外汇储备的应用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自从2003年450亿外汇储备用作银行注资之后,其他如外汇储备用作购买战略储备油等的想法接踵而至。对此,1931年的英镑贬值危机应该给予我们很好的借鉴。当1931年英镑大幅贬值时,许多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损失惨重,并被斥责为对外汇储备处置不当。而一些与英国有巨额贸易顺差的国家和一些英联邦国家在1931年后继续以英镑作为其主要外汇储备。阿根廷、埃及,特别是印度仍是主要的英镑债权国。大战结束时,这些国家运用外汇储备掀起了本国的国有化进程和公共事业领域的建设。 外汇储备占我国GDP的1/3,有一定风险,也说明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目前虽然美元不会出现类似的英镑危机,但巨额的外汇储备放在中央银行也是有些浪费,不如政府做一个统筹安排,解决国内社会保障支付缺口、银行不良贷款等问题。 (2005年4 月1 日《经济学消息报》阎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