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预算是指什么?
零基预算是指什么?
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零基预算的基本做法:一是要掌握准确的信息资料,对单位的人员编制、人员结构、工资水平,以及工作性质、设备配备所需资金规模等等都要了解清楚,在平时就要建立单位情况,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动。二是要确定各项开支定额,这是编制零基预算的基本要求。三是要根据事业需要和客观实际情况,对各个预算项目逐个分析,按照效益原则,分清轻重缓急,确定预算支出项目和数额。零基预算能克服我国长期沿用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式中的不足,不受既成事实的影响,一切都从合理性和可能性出发。实行零基预算是细化预算、提前编制预算的前提。 据专家介绍,绩效预算是在“零基预算”基础上进行的改进。“零基预算”也叫“夕阳预算”或“落日预算”,就是每年预算编排不以前一年预算为基础,而是首先对相关政府机构职能进行重新审核,看看哪些职能已经履行了,哪些职能还需要存在下去,已经履行完的职能相关预算就要砍掉,这样对政府职能就会产生一种约束,防止机构日益臃肿。 发展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世界上多数国家在零基预算基础上纷纷推出了绩效预算,这是政府公共管理方式的又一次大的变革,“由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首先确定自己的职能,然后对职能目标进行细分,按照机构职能目标确定预算经费。”专家称,以前政府的公共管理预算比较注重投入,不注重产出,比如教育每年投入多少经费,但升学率有多少,大学生素质提高了多少,等等,却没有严格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