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组织体制是怎样的?
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组织体制是怎样的?
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组织体制是怎样的?   (1)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在历史上,商业银行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是英国式的融通短期商业资金的形式,其特点为:放款的偿还期短、流动性高,对银行来说比较安全可靠。这种形式最典型的例证是国际贸易中的进出口押汇和票据贴现与产销放款,厂商为购买储备原料及支付工资向银行借款周转,一旦产销完成后,贷款即可从销售收入中得到偿还。第二是德国式综合银行的形式,其特点为:银行不仅提供短期商业或周转资金,而且也融通长期固定资本。此外,还直接投资于新兴企业,并在技术革新、地区选择、合并增资方面为企业提供咨询,换言之,不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严格区分,是经营一切银行业务的综合银行。 70年代以后英国式商业银行和德国式综合银行的区别已逐渐消失, 整个欧洲金融界大都采用了所谓“混业经营”的模式,即银行与保险机构、投资银行等机构业务可以相互交叉,以展开充分竞争。进入1997年以后,世界范围的金融改革浪潮已使美国、日本这类历来采取“分业管理”模式的国家也提出了采取混业经营的金融改革一揽子计划。 (2)商业银行组织体制的形式: ①分支行制度。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商业银行都采用这种制度, 其特点为,在首都或位于经济中心的大城市设立总行,在国内或国外根据业务需要设立不同级别的分支机构,组成银行体系。 ②单元制。目前仅存在于美国,其特点是银行业务完全由总行经营,不设任何分支机构,每家银行都必须注册。 ③集团银行制。这一制度在美国最为流行,其特点是:由一个集团成立一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银行。 ④连锁银行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独立的以公司形式组织起来的银行,通过相互持有股份而由同一人或同一集团所控制。 ⑤财团银行。是指不同国家的大商业银行合资成立的银行,其目的在于专门经营境外美元市场及国际资金存放业务。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