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潜艇猎杀战对我国海军有何启示?我国规模庞大的潜艇编队对?
时期的潜艇猎杀战对我国海军有何启示?我国规模庞大的潜艇编队对付美军时是否可实施“狼群”战术?
群战术是使用集群潜艇对护航运输队实施攻击的战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实施潜艇战的主要战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发明了超声波测位器,对于侦察定位水下潜艇位置十分有效。德军潜艇舰队司令邓尼兹,想方设法要对付英军装备有超声波测位器的舰船。一天,当邓尼兹看到成群野狼袭击猎物的景象后受到启发,提出了“狼群战术”,即一旦发现敌舰船,立即发出信号,其他潜艇收到信号后迅速赶来进行集群攻击,得手后迅速分散撤离。通常每群由10艘左右的潜艇组成,艇间保持10-20海里的间隔,部署在垂直于敌方护航运输队必经海域。首先发现护航运输队的潜艇,立即向岸上指挥所报告目标的位置、航向、航速和编成,同时紧随跟踪并连续报告。岸上指挥所指挥引导艇群驶至目标航线前方某一海区集结,并占领攻击阵位,利用夜间从水面同时进行鱼雷攻击。然后,潜艇即潜入水下,避开护航舰艇的反击;同时重装鱼雷再次赶到目标航线前方,占领下一个攻击战位,利用夜间再次攻击。 1940年10月18-20日,德8艘潜艇在爱尔兰群岛西北海域连续3个夜间对3支护航运输队发动攻击,共击沉商船38艘。美国也效仿使用过狼群战术。 德军运用这一战术,到1943年5月,就让盟军损失了2491艘舰船,直到盟军以航母为核心建立起立体护航与反潜网,才粉碎了德军的“狼群战术”。 现在使用狼群战术已经过时,理由是,当时主要是针对护航运输队或少量舰船,护航运输队的攻潜能力较弱,主要是运送物资人员;狼群战主要是以强对弱、以多胜少的战术,分散对方探测能力和反潜能力, 而且是打了就跑。现在的立体护航与反潜侦听网非常强大严密,我方常规潜艇远洋能力差,难以做到“群来群去”,能不好反而容易暴露目标,遭到攻击。而核潜艇的数量较少,达不到“群”的程度。 所以就潜艇而言,在当今武器高度发展的时代,狼群战术可借鉴的地方已经不多。必须寻找一条更适应现代战争的战法。现代潜艇战术的基本原则是:1,保持行动隐蔽,(狼群战不利隐蔽);2,以攻为主,攻防结合(现在潜艇的最大敌人就是对方的反潜潜艇);3,以单艇独立活动为主。战斗群也只有2-3艘组成,而且要有其他兵力配合。现在潜艇战术一般采用“区域游猎法”、“引导截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