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人死了是什么都没有了,还是还能再投胎呢?
“投胎”不是佛教标准的术语和概念,这种相似概念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民间对佛教“轮回转世说”的一种误解。下面我简略地从几个方面,揭露一下这种误解。 【误解根源】 1、佛理甚深,难以理解,在佛教流传过程中,于是便由受众的曲解、或由前人为了传播佛教义理和伦理,而且采用的“方便说”(与“了义说”相对)而形成讹传。 2、因除佛教以外,还有别的讲轮回。比如印度教和道教。印度教(古称“婆罗门”教)在本冰河期人类历史上的发端早于佛教,但它的轮回说与佛教的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在佛教流传过程中,印度教的轮回思想在民间被混入了。道教起源于中国东汉,是在黄、老、庄思想基础上结合阴阳家等杂家和民间巫蛊文化元素而形成。但值得注意的是,道教的这些原始思想要素中并没有轮回思想。道教的轮回思想,应该是后来从民间佛教中借鉴来的,但借鉴的只是轮回的表象,内在的佛理却没有继承过来,所以准确的说,是吸收了民间讹传的轮回说,而非佛教的轮回说。 【“投”之误】 佛教的轮回说,一个很难理解的地方就是佛教讲轮回的同时、指出所谓“轮回主体”不存在,所以没有“谁”去“投胎”。按普罗大众的理解,如果没有“轮回主体”,那么“谁”在轮回呢?但佛教的经典中,却反复破除这种“我见”的思维惯性,揭示这种所谓的“轮回主体”是人类的错觉与妄想颠倒中的虚假概念,如“龟毛”、“兔角”一般;“轮回主体”不存在,但业力作用(“业”大致相当于物理学的“功”、“能”,但不是在一个层面上)却不消亡,这就更难理解了,这超出了逻辑思维之所及。 如《维摩诘所说经》中句子:“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 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认知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有了提高,世界上纷纭现象背后的本质和人类日常思维世界中的影像之间的那种巨大差异,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种学科中已经被发现是普遍的。对于一个和这种差异打过交道的物理学家来说,“无我无造无受者 善恶之业亦不亡”不但不难理解,反而会更契合他的那种物理学体验。 【“胎”之误】 佛教的轮回说,其转世的形态是非常丰富的,大致概括起来,就是所谓“四生九有”。四生是指“有情生命”的四种出生方式:即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而“九有”是指有情生命生存的九种比较优越的空间,亦即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中,除了诸恶趣(三恶道)、可厌处以外的九种处所,即:欲界的人天、梵众天、极光净天、遍净天、无想天、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人类转世成任何一种形态都是有可能的,上可能成为天界有情(化生为主),下可能成为畜生有情(卵、胎、湿生为主)、饿鬼有情(化生为主)、地狱有情(化生为主),并非只转世为人,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说成“投胎”。 少龙之奇谈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