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换?所谓的消费型又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的消费型又是什么意思呢?
一、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   由于税收是对宏观经济发挥调控作用的重要手段,增值税设置不同,对经济的影响也不同。我国在1994年之所以选择生产型增值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国首先考虑的是确保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防止财政收支矛盾激化,因而在确定各个税种的税制时都力求尽可能扩大税基、维持高税率,而生产型增值税恰恰是三类增值税中税基最宽的类型。二是1993年之前我国一直与通货膨胀做斗争,而固定资产投资过度膨胀又一直是通货膨胀爬升的主导力量之一。采用生产型增值税,实际上是层层加大固定资产购入成本,既可把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转换为税收,又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盲目扩张,从而压制通货膨胀,实现宏观调控。   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切断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不能彻底消除重复征税,有悖于增值税的中性原则。二是加重了企业税收负担,削弱了企业投资能力。三是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加大了企业资本的更新与投入成本,影响了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积极性;资本密集型行业增值税负担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因而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妨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四是税负不均扩大了地区差异:内陆和中西部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冶金、采掘、电力等能源和重加工工业,由于其资本有机构成高,税负自然高于东南沿海地区加工工业,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动,生产型增值税与经济运行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增值税的“转型”势在必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如下好处:一是有利于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技术更新改造和新产品开发。这些企业大多是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老企业,如机械制造、石油、冶金、化工等企业,转型后可消除“生产型”增值税的税收壁垒,利于其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二是有利于鼓励投资,尤其近两年我国面临通货紧缩,固定资产投资不振,经济出现衰退现象,转型后可鼓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三是我国已加入WTO,转型后,出口产品得以彻底退税,有利于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四是彻底消除了流转税带来的重复征税的弊端,有利于真正体现增值税的中性原则。      二、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1.转型将激活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而拉动内需增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转型对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行业和企业税负,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增值税转型,受益最大的是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转型后消除了生产型增值税带来的重复征税的不利影响,降低生产成本,减轻企业税负,有利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及民族地区能源工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企业切实得到了发展,培植了后续财源,增加了经济总量。同时,对资本构成低的企业影响较小。 三、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首先,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增加了进项税额抵扣,但该部分抵扣的增值税税款由于不在进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因此会体现为增值税税基转换为所得税税基,进而增加财政收入。2005年扩大抵扣范围后增值税应缴税金相应减少28677万元,会使固定资产成本降低28677万元,假定固定资产平均折旧年限为10年,则每年少计提折旧2867.7万元,每年多缴所得税946.34万元。 其次,增值税转型形成的税收支出引起增值税远期和动态收入增长。增值税转型后将会激活企业投资,促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扩大出口和消费,增加企业效益,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从而导致国民经济总量的提高,使增值税和所得税均得到增长。因此,从长期看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长期效应是可持续的正效应,对国民经济产生良性作用。    四、增值税转型的时机已成熟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时刻,需要进行资产重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步伐,面对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从通货膨胀转变到通货紧缩的形势,有必要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利于鼓励投资,扩大内需,积极推进商品出口,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在这个时候将现行增值税由生产型转换为消费型,已是十分迫切了。同时,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税收总收入已由1994年的5033亿元增至2005年的30866亿元,国家财力比较充裕,政府承受增值税转型风险的能力大为增强。 五、稳步渐进地实施增值税的转型   增值税改革应符合整体税制改革的推进原则。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税制改革要分步推进。这也就是说各个税种的改革必须根据经济发展格局、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国际经济形势的状况来择机推出、渐进推动,既要以点带面,又要循序深入。具体到增值税改革来说,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宜稳步渐进。按照这一思路,目前考虑将消费型增值税在一定范围内先试行:一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选择国家需要鼓励发展的、关系到国家前途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进项税额少、设备消耗大、资本品重复征税比较严重的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船舶制造业、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采掘业、电力等能源、交通、原材料生产等基础性、资源性产业,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二是从支持西部大开发的角度考虑,在西部地区重点选择试行。因为西部地区的基础性产业亟需发展,资源开发性企业是西部优势企业的重要部分,西部地区的高速、持续发展特别要靠高新技术产业的拉动,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了增值税转型对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通过试点,取得经验,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转型政策及措施,为在全国范围全面顺利推行奠定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