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为何对养老更重视?
没人回答? 这与明朝崇尚佛教有关。明代政权建立之初,有鉴于元代崇奉喇嘛教的流弊,转而支持汉地传统的佛教,各宗派,禅、净、律、天台、贤首诸宗逐渐恢复发展。太祖自己早年就出身于僧侣。 在佛教徒中,尤其是禅僧中曾出现了许多以“孝道”闻世的“孝僧”;如以织卖蒲鞋养母、人称“陈蒲鞋”的道纵,自言“不敢忘孝”而被柳宗元推崇的元嵩。佛教徒们以“孝亲”这一最基本的伦理作纽带,引经说孝,不仅廓清了因教义上的“弃世出家”而带来的“无父无君”等误会,使中国社会各阶层增进了对佛教的亲近感,使“孝道”以更浩大的声势广布于僻远乡野与寻常巷陌。 这样明朝统治者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现实情况的总结,制定了养老政策。并希望以此为手段,对基层社会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忠孝相联系的心理在社会中普及。同时,可以在百姓中树立起朝廷负责尽职的形象。 虽然明代的养老政策多是沿袭历代的旧制,但是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性别、阶层具有差异性;年龄标准偏高;敬老与养老相结合;开展多种途径的养老;具有经常性和终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