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的基本情况介绍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加强对金融形势的监测与分析,及时反映金融运行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增强对金融形势监测分析的敏感性与准确性;组织召开季度全省金融形势分析会暨货币信贷联席会议,交流沟通金融信息,取得良好成效 。采取多种方式引导信贷投向,引导金融机构适度控制贷款总量、优化信贷结构,加强信贷政策和地方经济政策的配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支 持力度;积极运用再贴现工具推动票据市场发展,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改善对中小企业 的金融服务,2003年12月末,全省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957.89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69.82%,比上年上升3.41个百分点;规范支农再贷款管理,重点支持农业经济成份比重大的县(市)农村信用社增加农业贷款投入;加强信贷风险预警,重点加强对贷款大户、房地产行业、开发区的信贷风险监测,对银行信贷投向的隐性风险进行提示,提高窗口指导有效性。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组织50多家金融机构参加“2003年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开展对接项目融资银企洽谈;举办省、市两级银企资金供需洽谈会,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两次洽谈会共签订融资合同金额186.35亿元;落实扶持弱势、帮困信贷政策,加强与省、市两级政府的协作配合,促成福州市政府设立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机构;指导商业银行推行国家助学贷款与其他多项金融业务的“捆绑”销售模式,完善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取得较大突破,年末余额1.1亿元,比年初增长77%。加强信贷管理,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信贷动态监测和预警提示,及时提示有关商业银行注意房地产信贷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加强对开发区贷款管理,制定了支持开发区发展政策意见,并按照扶优限劣原则,引导商业银行支持落地项目带动开发区建设;加强民间借贷利率监测,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参考。   大力强化金融服务管理,努力提高金融服务信息化水平。认真实施会计国库管理与核算改革,提高账务处理自动化程度,并推广应用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强化国库基础工作,全面推动财政、税务、国库、商业银行横向联网工作的进程。大力推进金融服务信息化建设,福州市大额支付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进一步推进与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管理和应用工作,实现全国联网、跨省异地查询;继续做好银行卡“通用”工作,全面完成POS直联改造,开展银行卡联合促销活动,福建省银行卡跨行业务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截至年末,全省(不含厦门)共实现银行卡跨行业务78.31亿元,跨行交易综合成功率98.0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08个百分点,全省可受理银行卡的联网商户数达2576户、POS5353台,全省2509台ATM实现联网通用。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继续开展发行库规范化管理达标升级活动,完善销毁点管理制度建设,推行残损人民币复点、销毁规范化管理,销毁点管理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加强对全省人民银行系统计算机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和指导,保证计算机安全。认真做好金融服务基础工作,保证“非典”期间国库、营业部等金融服务窗口工作的正常开展;较好完成了发行基金调拨供应、反假货币等各项任务,并确保会计核算、联行清算和现金出纳等业务安全无差错;开展统计数据变动情况分析,提高统计信息服务水平。强化社会信用建设,开展信用制度建设系列活动,应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组织开展评选表彰首届福建省最佳信用企业活动,并为工商管理部门推荐的“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把好信用关,为公布逃废债企业“黑名单”,打击逃废债企业奠定了基础。   金融监管工作。在人民银行职能调整期间,坚持在改革发展中化解风险的思路,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服务,全省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持续优化,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活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信托公司整顿稳步推进,福建联华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开业;1999年以来批准发行的5只债券全部平稳兑付;积极稳妥做好全省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机构分设工作,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和中国银监会通知精神,有条不紊地完成了人员、资金、财产的划转工作,确保了改革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