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成交量的多少判断大势的走势?
成交量是一种供需的表现,当供不应求时,人潮汹涌,都要买进,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股票供过于求,市场冷清无人,买气稀少,成交量势必萎缩。而将人潮加以数值化,便是成交量。 人气的聚散是需一段时日的,一段行情初起时,成交量开始缓缓增加(一般不会急剧),到了无法再增加时,行情回落,进入整理阶段,股价不上不下,成交量也慢慢减少,然后会出现两种情况: 其一,广大投资者大多失去了信心了,成交量越来越少,股价是越来越低; 其二,投资者仍具信心,又一段上升行情开始,成交量再度扩张,股价再创新高,成交量也是庞大无比,表示换手积极,买气旺盛,从而维持了股价。而一般下跌行情,通常是人气四散的表现,下跌到一定阶段,进入整理,无非也是两种后果;人气渐散,股价继续下跌;人气重聚,股价便反转。 当然,并不是说,量越大价就越高。若逢下跌,尤其是恐慌性抛售时,量通常也会很大,这并非人气甚大的表现,恰恰相反,说明了持股者均信心丧失,不计成本地抛售,反而是人气四散的表现。 总之,成交量是测量股市行情变化的温度计,成交量持续扩大,表示新资金不断涌入股市,是推动股价向上涨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