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股市的“十二道金牌”是什么?
1996年初,中国股市已经走熊三年,许多已跌到极点,当时的深发展仅有6块多,四川长虹7块多。 · 短信超人让你高人一等 · 香车美女你的理想世界 · 沟通无极限手机Q时代 · 魔法表情秀出百变心情 · 管中窥豹  明察秋毫 · QQ秀 秀出个性真自我 春节过后,股市连连跳空高开,宏观政策也利好不断。3月30日,央行宣布4月1日起停办新的保值储蓄业务。4月1日,国务院批示要“稳步发展,适当加快”。加油打气的还有两个交易所之间的较劲儿。6月20日,央行上海分行宣布,欢迎异地券商在沪开办营业部。上海还推出上证30指数。在沪市的挤压下,深圳推出30家绩优公司相抗衡。此后,深沪大盘全线飘红,从1996年4月1日到12月12日,上证综指涨幅达124%,深成指涨幅达346%,涨幅达5倍以上的股票超过百种。两个领头羊更是雄纠纠气昂昂,深发展从6元起步,到12月12日达到20.5元,四川长虹从7元开练,12月上旬涨到27.45元。 从10月起,管理层一团团冷风吹来,连连发布了后来被称为“十二道金牌”的规定,大致有:《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关于坚决制止股票发行中透支行为的通知》等。但这些都没能阻止住大盘的升势。 [焦点] 土地增值税今起全面清算各地闻风起动[国内] 发改委:政府调节不力 收入差距扩大[财富] 严介和:欠债快还清 7月1日退出太平洋[企业] 辉瑞世界第一药企地位动摇[消费] 2007春运开始在即 机票价格全线上涨[理财] 小家庭大目标:奥运之前存款破100万[测试] 财富测试:怎样做你才能财运亨通?[论坛] 看看国产富豪都是怎样炼成的? 北京迎来单向收费时代 化妆品借关税搞促销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中国股市今年快速上涨,有其合理的经济依据……但是,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则是不正常的和非理性的。”“他们众口一辞,说明年香港要回归,‘十五大’要召开,政府一定要把经济搞好,绝对不会让股市掉下来。这种对股市的估计是十分糊涂的看法。政府要把经济搞好是真,但绝对不会在股市暴跌时去托市,也托不起市。投资者对此不能抱有任何幻想。” 评论员发表文章的当天,12月16日星期一,沪市跳空低开105点,开盘在1005点,收于1000点,当时绝大部分的股票都收在跌停板;深市当天也是跳空低开423点开盘在3776点,同样全部的股票也是收在跌停板。(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献资料: 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 《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 1996年12月16日 今年4月以来,股票市场逐步回升,10月以后出现暴涨。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这在国际证券市场上是罕见的。当前,炒股已成社会热门话题,各界人士争相入市,证券交易所几个月来新增投资者开户数800多万,总数超过2100万,股民已占城市人口相当大的比例。股票市场快步上升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股票市场目前的状况,我们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股市因何出现暴涨 中国股市今年快速上涨,有其合理的经济根据,即全球股市普遍上扬和国内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但是,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则是不正常的和非理性的。第一,从市盈率的国际比较看。以12月9日为例,上海市场平均市盈率达44倍,深圳市场达55倍。而国际股市绝大多数都在20倍左右,例如纽约市场为19倍,伦敦市场为17倍,德国市场为29倍,香港市场为18倍,新加坡市场为21倍。中国股市明显处于过高状态。第二,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看。去年上市公司平均每股税后利润0·25元,今年上半年为0·14元,也就是说,目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可能长期支持这么高的股价。第三,从违规活动与股价指数及成交额的联系看。今年以来,市场违规活动呈递增趋势,二季度末以后明显增加,与此对照,股指飞速上升,成交额急剧增加,速度之快,异乎寻常。从个股看,股价全面上扬,经常全线“飘红”。10月以后,少数亏损企业的“垃圾股”也被炒到七、八元钱甚至还高,被称为“鸡犬升天”,令人不可思议。从成交额看,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日均成交额,今年9月份为87亿元,12月后达200亿元以上,12月5日这一天竟达到350亿元,约相当于香港股市最高日成交额的三倍,而我国股市可流通股总市值只相当于香港股市的1/10,这就意味着股票交易过度投机明显。 当前股市超常暴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机构大户操纵市场 一些资金大户利用股市飚升和散户跟风,频频坐庄,轮番炒作。这些大户多属国有企业,凭借其地位、关系,呼风唤雨,牟取暴利。他们一掷亿金,不计风险,成则腰缠万贯,败则贻害国家。这可以说是国有企业机制转变时期中国股票市场的一种特有现象。 第二、银行违规资金入市 例如工商银行合肥分行和中信银行济南分行在安徽古井贡酒和济南柴油机两家公司发行股票期间,分别拆借资金117·59亿元和48亿元给非银行金融机构炒买股票。大量银行资金流入股市,推动了股价的上扬。 第三、证券机构违规透支 例如中山证券公司、广东发展银行江门分行、海南港澳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等证券经营机构在江苏索普和青海明胶两公司发行股票期间,违规透支16·5亿元买股票。 第四、新闻媒介推波助澜 一部分报刊、电台、电视台、声讯台的股评节目和证券咨询机构极少进行风险告诫,而是一味鼓噪,有的甚至传播谣言,误导股民。一些非法出版物信口开河,发布“大牛市赚大钱”一类毫不负责的言论,以此招徕读者,牟取利益。 第五、误导误信股民跟风 实际上股票市场没有永远的多头,总是有涨有落,暴涨必暴落,各国股市无一例外。由于相当多的投资者在股票上升时期新入市,没有摔过跤,缺乏风险意识,轻信舆论误导,误认股市必能不跌。 还有一个心理因素不可忽视。由于今年抑制通货膨胀成绩显著,银行对新增储蓄取消保值贴补,又两次降低存、贷款利率,不少市民认为储蓄存款收益率低了,不如炒股,风险不大,获利更多。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去年定期储蓄存款利息为10·98%(一年期),但去年零售物价上涨幅度为14·8%,存款实际利率为负3·82%,也就是说存款贬值了。今年调整后的存款利率为7·47%(一年期),但零售物价指数只上涨6·2%,实际存款利率为正1·27%,储户得到的实利比去年多。银行储蓄仍然是收益稳定、最安全可靠的投资方式。 目前中国股市的过热情况,使我们联想到美国1929年的股灾。当时,美国股市也是一片涨声,在纽约,连出租车司机和街头擦皮鞋的都加入了股民大军。不管什么阶层的人,见面几乎都是议论股票,没有人认为股市会跌。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在这种气氛下,股指一路狂涨,到9月达452点。但好景不长,终于发生震惊世界的大崩溃,从10月开始一路狂跌,一直跌到1932年的58点,使很多银行、公司和个人都倾家荡产。中国的股民,应从全球多次股灾中汲取教训。 股市涨必有落 考察各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缓涨可能缓跌,暴涨必然暴跌,这是各国股市的一条共同规律。八十年代,日本证券市场高度泡沫化,日经指数从1988年初的21564点一路上涨,到1989年底涨幅达80%,但从1990年初的38921点开始一路下跌,到1992年8月跌到14194点,跌幅达63%,之后长期低迷,始终在15000到20000多点之间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