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管理科学的适应性
管理的适应性是伴随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管理科学是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其它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一体的一门边缘科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其适应性可以从管理学的发展阶段及人性假设等多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可以知道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可分为5种,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处于不同的时期时,其主导需求也就不同。只有尚未被满足的需求才能影响人的行为,即人们的行为是由主导需求决定的,因此,在组织中针对不同需要的人的管理方法也必然有所区别。根据组织行为学的人性假设理论,可以把人们划分为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 当人们仅有生理和安全需求的时候,称其为经济人。他们所最需要的是用工资来养活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认为只要拼命的工作就能拿到很好的报酬,就能有一个相对好的生活条件。这也正是管理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科学管理阶段中所总结的,针对经济人的管理方法所针对的重点是工作,其激励的方法就是用钱对工作效率高的人进行奖励,用一种制度加严格的程式化方法来管理,亦称“胡萝卜加大棒”法。 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经济人上升为社会人,过去的那种非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已经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无法起到促进作用了。社会人更重视情感、社会地位和归属。正如管理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行为管理阶段中梅奥所总结的,针对社会人的管理方法重点要从工作转移到人,对他们情感的需要、社会地位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的满足,而激励方法也从用钱激励个人转移到用“钱”激励“群体”上面,其具体的管理方法就是让员工参与管理,通过下放执行权来刺激人们的参与精神,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当人们的需求上升到最高层次的需求时,称为自我实现人。这时的员工可以进行自我指导、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需要通过表现自我的能力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实现自我价值。这时可以采用管理学发展阶段中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它是适应知识经济的一种管理方法,包括通过运用工作扩大化、丰富化,弹性工作时间、放权、结果管理、文化管理等手段来使每个人都能发挥其特长,做到“人尽所能”,使一个人都能实现自我。这种管理方法的重点依然放在工作上,但激励方式是用内在激励而代替过去的外在的激励,而且更加注重下放权利、下放责任,这样使企业和员工更加有活力,从而能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根据不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需求的员工,管理方式也应随之改变。这正是管理科学适应性特点的体现。 理解了管理科学的适应性特点之后,对我在工作中的管理方法有很好的帮助,明白到对企业中不同需求层次的群体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例如,对于车间的职工以及刚踏入社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们面对深圳的高消费环境,现阶段的主导需求还是满足生存需要的经济需求。因而,为更好的激励和管理以上人群,公司可以通过给予较高的直接报酬同时加以严格规章制度约束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管理。而对于车间以及技术开发部及市场部的管理阶层或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员工,他们在经济上已有一定的积累,生活相对稳定,主导需求在于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对企业的归宿感。这时可以通过对其职位的提升、培训专业职能、让其进一步参与管理等方式,使员工从情感上得到满足和被尊重,感受到集体的归属感,从而使由他们所组成的非正式小团体的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起到正面和积极的激励作用。而当他们的职位和薪资进一步提升,工作经验非常丰富,生活更加稳定的时候,他们将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定位更为清晰,将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努力。这时公司可以通过赋予员工更多自主权和期权,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其工作,使员工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可以通过长期的激励措施使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达到使其长期稳定地为公司服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