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收益和银行除税利率倒挂以后,债市还能走高多久?另外,买货币基
另外,买货币不更合算?流动性不更好?真的无法理解啊。
这个问题我这么看: 我国银行的历史还很短,真正的商业银行应该从1994年三家政策性的银行成立才有。 商业银行是做什么的?从其资产负债表看最一目了然。我们知道一家正常的商业银行,总有会计恒等式:资产(资金运用)=负债(资金来源),或资产总额=负债+银行资本。 商业银行的负债(资金来源)依流动性从高到低分别是:(1)支票存款;(2)非交易存款,如活期,定期等等;(3)借款,商业银行可以向中央银行(贴现贷款)、其他商业银行(同业拆借)和企业借款。(4)银行资本(股东入资)。 商业银行的资产(资金运用)同样按流动性的高低依次为:(1)准备金,为应付日常提款要求而保留的流动性最高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和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收益最低的资产,中央银行(除中国外)并不付息,库存现金更无息可言。但显而易见,准备金是必须的,银行法规定的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那部分准备金叫超额准备金,现在我国这部分钱存进中央银行的利率为0。99%。(2)在其他银行的存款(同业存款),一般是小银行在大银行即代理行存款,作为回报,大银行为小银行提供支票结算,外汇交易等等服务。以上是商业银行的现金,流动性最高,是一级储备。(3)证券,中国同国际上多数国家一样,严禁商业银行买卖股票。只能投资债券。(4)贷款,流动性最低,到期前不能收回,所以利率最高。(5)其他自用的实物资产。 仔细分析商业银行的资金的在流动性不同的5个方面的运用就很容易知道,只要一年期的国债利率高于超额准备金的利率,银行都会去买。这是银行资金在上述5个方面的运用配比和银行法的监管决定的。银行资金没别的出路呀。贷款利息最高,都贷出去显然不行,也不许可!一年以上的国债利息高过一年的,都买它也不行。 一年期的定存利息高过一年期国债,局部来看银行赔了,但银行资金是一个总盘子,只要总的来看盈利就行,如果银行能自己决定利率,也许一年期存款利率早降了。 买货币基金?可以吗,先不说政策法律许不许可,货币基金的投向无非是一年期以内的国债,央行票据等等,这些银行都可以直接投资,为何还要过一下桥,付冤枉的买路钱? 货币基金公布的收益都是过往的而不是未来的,随着一年期国债等的利率走低,货币基金未来的收益率必定走低,如不是,它的高收益从何而来?前一阵的货币基金违规操作,买一年以上的国债等等已被查处了不是吗。 所以,国债利率越来越低是银行的无奈而不是银行的刻意为之!!银行资金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