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股不景气,为何很少见到房地产公司破产?难道房地产公司的资金链
难道的资金链很坚强吗?
房企扎堆借壳ST上市 地产商暴富圈钱两不误 2009年09月26日 21:22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郝英 北京报道   9月24日,被暂停上市两年有余的*ST商务公告称,公司将通过出售资产及定向增发等方式完成重组,重组后公司将变身房产公司。房产企业上海三湘股份有限公司有望通过*ST商务借壳上市。   2009年以来,房产企业加快了借壳上市的步伐。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底,共有10家房企已经完成借壳上市或借壳上市工作正在进行。有分析指出,目前房地产企业中不缺钱的很少,而银行贷款成本又较高。到资本市场再融资,成了今年以来房企掀起一轮借壳上市风潮的唯一目的。   房企借壳上市愈演愈烈   随着资本市场与房产市场的同步回暖,地产企业拿地热情高涨,土地拍卖市场的激烈争夺使得每获得一块土地,地产企业都要付出高昂代价。而银行贷款政策的多变与贷款成本的相对高企,使地产企业再次认识到了上市的重要性。   进入2009年,地产企业加速了借壳上市的脚步。IPO排队等不及了,“插队”进入资本圈已经成为了一股强劲的旋风。   9月21日,*ST琼花(7.71,0.37,5.04%)公告将以6.49元/股定向增发,置入国信地产。   仅过了三天,*ST商务发布公告将进行资产重组,要变身地产企业,这次借壳上市的是上海三湘股份有限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两市共有3只个股完成了从垃圾股到地产股的蜕变,并且正式更名。另有7家公司正在进行变身房企的重组工作。   这些ST公司通过地产公司重组,完成了一次次麻雀变凤凰的神话。ST东源(13.41,-0.16,-1.18%)公布重组方案后,连拉15个涨停,股价轻松翻番,*ST琼花已经拉出5个无量涨停,向上趋势明显。   圈钱意图明显   “现在到处都是地王,开发商拿地越发困难,出手就要付出极大代价,没有一个融资工具,仅仅靠从银行贷款无法获得如此大量的现金,而且贷款会增加企业负债率,这是地产企业蜂拥借壳上市的根本原因。”中信建投证券地产分析师王康对记者表示。   王康认为,受贷款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银行贷款困难这一原因也使得地产公司扎堆进入资本市场的决心与执行力更坚决了。   7月1日,证监会核准了保利地产(23.31,0.01,0.04%)的定向增发申请,经过这次增发,保利地产成功再融资78亿元。仅仅过了两个月,“财大气粗”的保利地产即在初涉南京土地市场时就豪夺地王头衔,以近16亿元,超出底价87%的高溢价大把撒钱。   在南京夺冠三周后,保利地产再次在杭州发威,出手10.2亿,地王再现。   老牌融资专业户万科由于金融危机时拿地策略保守,在土地储备上已经优势不如从前,在强劲对手的追赶下,万科同样将股市的融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9月16日,万科股东大会通过议案,决定采取公开增发A股的形式再融资112亿,但此次再融资能否成功还缺证监会批准。   而此前,招商地产(24.35,-0.04,-0.16%)、卧龙地产(9.40,-0.24,-2.49%)、广宇集团(8.90,-0.01,-0.11%)、九龙山(7.98,0.02,0.25%)等多家公司均提出了巨额再融资计划,其中部分再融资计划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准。   “市场不好时,IPO和再融资都被冻结了,现在市场稍微好点,圈钱的事情就要接踵而至了,地产公司由于资金紧缺,有机会时自然不会放过。目前地产企业蜂拥A股借壳上市也是看中了资本市场的再融资功能。”南京证券地产行业分析师包晓霞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