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锻炼方法。我原先是个长跑爱好者,现在血压偏高,应如何
我原先是个长跑爱好者,现在血压偏高,应如何进行锻炼?
1.担心血压降得过低。受传统高血压防治观念的影响,对目前提出的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即135/85mmHg以下有所顾虑,担心血压会因此降得过低,对心、脑、肾供血不利,引起这些器官供血不足而诱发相应并发症。这种认识是个误区。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血压在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只要平稳地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以下,既可减轻症状,也可减轻各种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2.对有并发症时应将血压降得更低认识不足。按现代高血压控制标准,凡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并发糖尿病、肾病时,目标血压水平应降得过低,应在130/80mmHg以下,这样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但目前许多人对此认识不足,未能采取积极措施达到目标水平,因而心脑血管事件仍居高不下。 3.对非药物疗法重视不够。高血压的防治应是以非药物疗法,如调整方式、低盐、低脂、戒烟限酒及运动锻炼等,作为防治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理想或目标水平。但现实中许多患者过多依赖于药物而对非药物疗法不够重视,如边吸烟边降压者大有人在,既影响降压药疗效又使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存在,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重视非药物治疗。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克服不良习惯和增强运动锻炼。 4.血压降下来后不一定再用药。许多患者服药总是断断续续,使得血压反复波动,结果心脑血管事件有增无减。造成用药中断的因素很多,其中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对高血压病必须长期治疗认识不足,因而形成一种误识,即血压一旦降了下来便以为可以停药了,担心用药时间长会引起不良反应。这种误识极为有害,应当消除,要明确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后仍要坚持用药,任何时候都不能随意中断用药,有些患者需要终身用药以保持血压的理想水平。 5.治病心切,喜欢作用快的降压药。高血压病为慢性经过疾病,治疗强调规律性和个体化、且不主张一下子将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应当是逐渐降至理想或目标水平。但许多患者由于治疗心切,总想在一两天内就把血压降下来,如果用药几天后血压未能降至正常水平就更换药物。结果是药物频繁更换,一种药尚未起效前就已换用了另一种药物,总是“劳而无功”。血压形成波动和不稳定。另外,有些患者喜欢作用较快的短效降压药,而对长效降压药持怀疑态度,即便使用长效降压药,也要在先搭配短效降压药,以求所谓的保险及“先将血压降下来再说。”这些都是误区。其实,多年的高血压无需立即降至正常,应该缓慢,平稳降压,并能在全日24小时平稳降压,对此,长效的缓释剂或控释剂降压药可达此目的,因而老年高血压病人应尽量用每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 6.不用药亦可降压。这是近年来不少保健品及降压器具如降压表、降压帽、鞋垫等的广告中常用的一句话,事实并非如此。且不说这些器具的疗效并不可靠,就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来说,降压药治疗是最有效、有益的选择,不用药才是误区和不明智的。 7.新药、贵药就是好药。这也是一个极为普遍的误识。目前新型降压药发展很快,品种很多,如何选用是有讲究的。其关键在于遵医嘱办事,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道听途说,盲目追求新药、贵药,以为新药、贵药就一定意味着是“好药”。在医生指导患者用药时,应注意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尽可能为患者推荐服用方便、效果好、价廉的药物,使患者经济上承受得起,反对那种唯利是图的错误做法。 8.忽视血压监测和记录。在降压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因各种原因长期不监测自身血压变化,这也是一种误区。这是因为目前的降压原则中十分强调个体化用药。究竟怎样才能达到“个体化”,不是简单一句话,而是要做许多实际工作的,其中一项便是坚持每日或每周定期对血压的监测并记录,以便掌握用药与血压变化的关系,了解需要用多大剂量或怎样地联合用药能使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上,同时有利于医生更为准确指导患者用药。所以,高血压病患者应学会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也可用电子血压计进行监测,作好记录,定期与主治医师联系,以使降压达标率得到提高和用药实现“个体化”。 据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容凯主任医师介绍: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上,除药物治疗外,还有非药物疗法,其中包括减肥、少盐饮食、不饮酒、运动等,高血压病的运动疗法一般仅限于中青年人高血压病初期。对于高血压病中晚期及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来说,应以药物防治为主,运动治疗为辅。且运动方式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量力而行。容大夫认为:健康人和高血压病人的锻炼方法应有所不同。高血压病患者不宜追求高指标的运动量。过量运动的危害十分严重,如剧烈运动时血管收缩导致高血压急剧上升,脑血管破裂出血,发生脑血管意外;过度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造成心肌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甚至出现心肌梗塞。因此,容大夫指出,登高层楼锻炼不宜于高血压病患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郑德裕教授认为:由于高血压病可造成心、脑、肾等主要脏器的损害,所以患者应首先按医嘱服药控制好血压,同时选择空气好、环境好,较为安全的地方作为锻炼场所,并选择轻体力活动作为锻炼方式,如散步、快走、慢跑等。爬楼梯的方式显然不符合空气好、安全、运动量小等要求,因此不适合高血压病患者。 医生们提到一个这方面的病例,可能对大家具有警示作用:一位中年妇女,在研究所担负着繁重的科研课题,无暇锻炼身体。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憾,她将上下班、乘电梯改为了爬楼梯,每天上下往返二十层,有一天,同事们发现她倒在了楼梯上。对她的死因众说纷纭,最后经医生解剖证实,原来这位中年知识分子患有多年的高血压病,由于采用爬楼作为锻炼方式,导致了脑血管破裂突发脑溢血死亡。 因此,郑教授强调指出:老年人、有症状或血压控制不理想的高血压病患者要慎重选择运动方式,以免出现脑血管意外、心绞痛、心肌梗塞、外伤等情况。高血压是我国多发病之一,如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其发展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该病可以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脑卒中)、高血压肾病,还可以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等等。因此,患高血压的病人应坚持看病服药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不注重自我保养,再高明的医术也很难收到良好的疗效。下面介绍10种高血压病人自我保养的方法。 1、情绪要稳定 血压的调节与情绪波动关系非常密切。大喜、大悲、大气都可引起血压大幅度的波动,因此已患高血压的病人,应养成自制的习惯,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 2、大便要通畅 人体在排大便时腹压升高可以影响血压。排便困难的人, 则更明显。因此,患有高血压的人,在排便困难时可服用一些缓泻剂。平时应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还应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3、饮食要三低二高 低动物脂肪、低糖、低钠(盐);高蛋白、高纤维素(蔬菜)。 4、控制体重 肥胖是高血压病人的大敌。体重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血管外周阻力增加都是导致高血压恶化的重要因素。 5、房事要节制 在血压波动较明显的时期应禁止同房。 6、高血压病病人应掌握自我感觉 在血压波动较明显的时候,往往出现头晕、头痛、困倦、乏力或失眠等临床症状。一旦发生不适应及时就医、治疗。 7、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停留 8、避免高空作业。 9、起、坐、站、卧要平稳,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10、定时监测血压,但不要天天测血压或一天测几次血压 测量血压次数过多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地精神负担。在无明显不适情况下。一周测1~2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