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日本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继承的一些方方面面?
第六届“中日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网站 作者:孙宁宁 来源: 发布时间:2005-9-23 16:21:48 2005年9月15日至17日,第六届“中日音乐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的出席者共五十余人,分别来自日本东京、冲绳、京都、冈山、清水、广岛和中国北京、上海、武汉、福州、郑州和长沙等地。会议期间,有三十余位代表宣讲了学术论文。 本次论文可分为三大类别,一为日本音乐的研究(包括乐器考源、乐律、音乐审美、作品分析、人物研究等),二为中国音乐的研究(包括俗曲考源、译谱争议、人物研究等),三为中日音乐文化的比较及在两国音乐交流方面的研究(包括乐律调、音乐制度、音乐教育、交流方式等)。 一、日本音乐的研究 浦生乡昭《外国人对早期三味线的记录》,汇集了早期葡萄牙语、英语、法语等外文文献中对于三味线的记载,从这一角度探查三味线的历史踪迹。?V原康子《近代日本的律旋・吕旋》从明治前期至近代的音乐机构的设置等方面入手,对律旋、吕旋的成立及其对此后音阶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原正幸认为《源氏物语》的“听觉世界”体现出了日本传统的以与自然相谐为理想状态的音乐审美观。上参乡祐康对宫城道雄的筝曲《春之海》作了详细研究,重点论述了该作品筝演奏中的“弦顺”(即按弦的次序及音阶的音列顺序进行演奏)的创作手法。渡边未帆的《武满彻研究》论述了武满彻的五声音阶运用及三位重要人物对其创作产生的影响。新堀欢乃《密严流咏歌的成立》,对佛教密严流的传教活动进行了考察,剖析了咏歌的构成、性质,并认为咏歌的传承与教团的传教活动密切相关。王耀华《岸边成雄先生的音乐学研究》,认为岸边先生的成就并不止于其宏著本身,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科建设和方法论方面的贡献。充分肯定了岸边先生的功绩和贡献。 陈应时《论林谦三敦煌乐谱研究的得和失》是一篇研究入微、论据有力的文章,是为会议的一大亮点。文章首先肯定了林谦三先生敦煌乐谱研究奠基者的地位,认为林谦三先生在敦煌乐谱研究上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五点。一为最早确定敦煌乐谱为琵琶谱;二为释“口”号为太鼓拍子、释“・”号为小拍子;三为确立了敦煌乐谱三组琵琶曲的琵琶定弦;四为首创用敦煌乐谱的同名曲来检验琵琶定弦的正确与否;五为首创以敦煌卷中的同名之词配同名之曲。但同时指出,他在早期《琵琶古谱之研究》一文中提出的“・”号为小拍子的结论是正确的,而后来林谦三先生对此进行了否定,此为先生的失误所在。这一失误直接导致三个后果。一为看不到敦煌乐谱中沈括所说“一掣减一字”的“掣拍”之存在;二为找不到敦煌乐谱同名曲中的相同旋律;三为分不清乐曲中的句逗、骨干音、加花音和分解和弦音。陈应时老师以“掣拍”译谱,实现了两首《伊州》的旋律重合,有力地证明了《梦溪笔谈》“一掣减一字”的正确性。文章的宣读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图表、录像来辅助解说,既形象、生动又简明、清晰,给中外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中国音乐的研究 徐元勇《〈小慧集〉之“小调谱”研究》,对明清俗曲中的重要曲集《小慧集》中的“小调谱”进行了研究,重点考究了其中的七首作品,进行了源头考证。喻意志《吟诵调研究浅说》,在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与南江镇的八位“礼生”的求学经历、吟诵调的教授和运用等情况进行了论述。廖玉麟《曲传千秋 名留万代》,对刘天华及其二胡作品作了系统研究,具体包括作品题材、创作手法、演奏技术、时代意义和精神体现等。 三、中日音乐文化的比较及在两国音乐交流方面的研究 赵维平《古代日本对中国乐人制度的接纳及其变迁》,通过大量的史料调查,对音声人、乐户的概念和涵义做了考证,对两国的乐人制度进行了对比,从而对日本接纳中国乐人制度呈现的特点和原因做了详细阐述。孙晓晖《论唐代“月令”的属性及其影响》,通过历史文献的考证,阐述“乐令”的内容,认为它是国家仪式制度的组成部分,也是日本“雅乐寮”制度的参照模版。周耘《武汉“樱花杯声乐比赛”及“樱花音乐会”的历史意义》,认为现在武汉的这一音乐活动突破了历史以来中日音乐交流单向化的局限,对两国的音乐文化交流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并为两国友好事业做出贡献。杨长安《当代中国二胡在中日音乐文化交流中的发展前景》认为二胡在两国音乐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相信二胡将朝着成为日本民族乐器的方向发展。符丽琴《从中日筝流派的比较看两国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与接受态势》,对比了两国筝流派的形成和发展特点,并从两国不同的民族性、日本的盲人音乐家及家园制度对流派传承的影响、中国儒家思想的日本化及对筝乐流派传承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两国筝流派不同历史变迁的深层原因。孙宁宁《中日学者的三弦史说歧义及其思考》,以两国学者有关三弦历史的大量著述为研究对象,认为中日学者在三弦历史追述上有着极大区别,分别从研究视域、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并提出应将两国学者的研究优势相结合,而非局限于单一的研究方法。刘富林《组舞、能、中国戏曲之比较》,从三种体裁中各取一例进行比照研究,探求组舞与中国戏曲之间的联系。马达、陈雅先《中日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若干问题的比较》、张兆颖《中日两校地方特色传统音乐本科教育浅析》、王州《世界民族音乐的课程资源》、伊野义博《以语言为基础的小学音乐教育计划》、影山建树《日本的竖笛教育与全日本竖笛教育研究会小史》等论文从多角度对中日音乐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 此外,金城厚的《民歌旋律类似性的计算机处理》介绍了他与另外几位专家合作开发的“歌词音列法”软件,可将复杂的旋律类似性经由计算机计算得出精确明了的显示,可谓是在研究方法上的重大突破,软件的演示也引起了众学者极大的兴趣。岛添贵美子的《奄美岛歌的传统回归》论述了现代化进程中,尽管岛内的传统环境不断解体,但岛歌作为岛民的文化认同仍在继承着。山本宏子《亚洲太鼓的“口唱歌”》则在实际考察的基础上,对以状声字对打击乐记谱的口唱歌等进行了研究。 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自1995年第一届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以来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对其过去及其未来的发展举行了一次讨论会(17日下午),学者们回顾了中日音乐比较研讨会的十年发展历程,一致认为十年来参与者呈扩展趋势、论文质量走向深入、影响面亦越趋展开,值得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积极参与。有学者提出,希望建立一个网站,以使学者平日进行更为便利、密切的交流。日文文献的翻译问题也成为讨论的热点之一。赵维平教授提出,将尽最大努力建立一个资料共享平台,使中外学者能够便利地使用上海音乐学院中日音乐文化交流中心所藏资料,此外,呼吁建立覆盖面更为广泛的交换留学生体制,来促成中日两国更为密切、深入的音乐文化交流。这些提议都得到了中日学者的赞同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