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酢浆草的习性和分布?
酢浆草,又名、夜合梅,是比较常见而又观赏价值不高、不引人注意的低矮小花。 按植物学分类,它属于酢浆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含草酸,有酸味。复叶,每个复叶上有小叶三片,大多呈倒心脏形,少数品种呈倒三角形。自春至秋开花,花大多是黄色,也有红、粉、白、紫等色。果实呈圆柱形,熟时果壳裂开,借弹力射出种子。酢浆草的叶子和花都是昼开夜合,故又称“夜合梅”。 酢浆草广布于世界各地。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散瘀止痛作用,主治尿路感染、肝炎、跌打损伤、疮节肿痛诸症。    酢浆草 [别名] 盐酸仔草(台湾);酸箕,三叶酸草,酸母草、鸠酸草、小酸茅,雀林草,酸浆、赤孙施,酸啾啾、田字草,酸浆草,雀儿草、酸母草,酸饺草,小酸苗,酸草,三叶酸、三角酸、雀儿酸,斑鸠草、酸味草,酸迷迷草,三叶酸浆,酸酸草,酸斑苋,咸酸草、酸酢草,酸得溜,铺地莲,酸梅草、三叶破铜钱、黄花梅,老鸭嘴、满天星,黄花草、六叶莲、野王瓜草、王瓜酸、冲天泡、长血草,酸芝草、酸批子,东阳火草、水晶花,蒲瓜酸、鹁鸪酸,斑鸠酸、三梅草、老鸦酸。 [来源] 为酢浆科植物酢浆草 Oxalis corniculata L. 的全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茎细弱,常褐色,匍匐或斜生,多分枝,被柔毛。总叶柄长2~6.5cm;托叶明显;小叶3片,倒心形,长4~10mm,先端凹,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叶背疏生平伏毛,脉上毛较密,边缘具贴伏缘毛;无柄。花单生或数朵组成腋生伞形花序;花梗与叶柄等长;花黄色,萼片长卵状披针形,长约4mm,先端钝;花瓣倒卵形,长约9mm,先端圆,基部微合生;雄蕊的花丝基部合生成筒;花柱5。蒴果近圆柱形,长1~1.5cm,略具5棱,有喙,熟时弹裂;种子深褐色,近卵形而扁,有纵槽纹。花期5~8月,果期6~9月。 介绍一类常见种—— ◆红花酢浆草(铜锤草) 学名:Oxalis corymbosa DC. 英文名:Red Woodsorrel 科名:酢浆草科 Oxalidaceae 多年生草本,高约35厘米,有多数小鳞茎,鳞片褐色,有纵棱。叶基生,小叶倒心形,宽约1.8—3.5厘米,顶端凹缺,有毛,有橙黄色泡状斑点。伞形花序有花6—10朵,花通常为淡红色,有深色条纹;萼片顶端有2条橙黄色斑纹;花瓣狭长,顶端钝或截形。蒴果角果状,有毛。花果期5—9月。 原产南美洲,我国各地多有栽培,供观赏。 全草入药,有清热消肿,散瘀血,利筋骨的效用,可治痢疾、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白带过多等。 图片为黄酢浆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