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成好的思维习惯啊谢谢尤其是理科方面的
尤其是方面的
读书贵思,这为历代家所首肯。的确,阅读有着复杂的心智背景。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阅读过程中,包含有六种心理操作:发现——对文章信息的搜寻;识别——对文章信息的筛选;认同——对文章信息的转换;组建——对文章信息的改组;扩展——对文章信息的使用;记忆——对文章信息的储存。读者的这些内化动作,构成了阅读中大脑黑箱的奥秘。这一研究成果充分说明,阅读不是机械地念诵原文,而是要用自己的内部语言去理解和改造原文。阅读的过程必然要伴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归纳、演绎、想象、联想等抽象思维活动或形象思维活动。可以说,阅读离不开思维,思维是阅读的灵犀,有了它,阅读时,才会一点就通。如果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那么,重就重在抓思维训练上,通过思维训练来养成学生乐思的习惯与善思的品质。                    一   阅读是颇费心思的。通常说,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就道出了运用思维的苦涩与艰辛。正由于如此,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因畏难怕苦而懒于思索,这就要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思维训练来激发思维兴趣、培养思维习惯。可以说,在各种学习习惯中,思维习惯是核心的环节。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思维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将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培养思维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对思维发生兴趣,要以思为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有兴趣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达尔文曾经在他的自传里说,他在学校时期的性格,对他后来研究学问发生影响的,就是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当学生对思维发生了兴趣,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就会自觉地变“要我思”为“我要思”了。阅读中,运用思维训练来激发思维兴趣,培养思维习惯,重在质疑问难。法国科学家居里说过:对于某种新奇的现象,给它一种解释之后,许多人便接受了,但有思想的人却不满足,他们说一定还有研究的地方。这里所说的“还有研究的地方”也就是疑点。疑不是无端而发,它是在经过思考却不能理解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它是智慧的火花,进益的起点。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从阅读过程看,“读——疑——思”是符合认知规律的。宋代朱熹说过:“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2]这一论述说明,疑由读生,思由疑起,疑赖思解。明白了这个道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抓思维训练,就要在质疑上做文章,通过质疑来激思,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对此,朱熹也有见解。他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人之病,只知他人之说可疑,而不知己说之可疑。试以诘难他人者以自诘难,庶几自见得失。”[3]这里,朱熹以病疑喻读书之疑,说明读书要有长进须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无疑者须教有疑”,第二阶段是“有疑者,却要无疑”。朱熹的见解还可从心理学研究上找到依据,那就是:学习漫不经心,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的表现;而敢于质疑问难,大脑皮层则处于亢奋状态,这是深入钻研、积极思维的表现。“无疑者须教有疑”,是因为有疑才会有思;而有思才会使有疑者变无疑。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的思维训练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由教师向学生质疑,再引导学生通过思维解疑。   当学生懒于思索、不善思索、发现不了疑点时,教师若不向学生提出疑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怀疑和探索的兴趣,而要求学生去思考,那是徒劳无益的。老师向学生质疑的主要方式有下面4种。   第一,以疑激疑。一篇文章,疑隐含于难点处、关键处、易错处、困惑处。教师把各处之疑抓出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出学生新的疑问来,这就是以疑激疑。如有的教师教《孔雀东南飞》,故意提出这样的疑问:刘兰芝与焦仲卿,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这样死,值得吗?这个问题就提得好,因为这是从诗中两个主人公性格和全诗主题这一关键处设疑,激起了学生思维的兴趣,并由此激出一些新的疑来,如:“他们二人私奔行不行?”“他们二人起来抗争行不行?”当学生通过比较思考,得出焦仲卿、刘兰芝非死不可、别无选择的结论时,对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就有了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这番引导,培养了学生的发现力,为学生自己质疑问难指点了门径。经常这样,学生就会逐渐领悟到怎样通过思维抓住要害,发现疑难,解决问题。   第二,于无疑处求疑。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有这种情况:丰富的思想、深沉的感情却被十分浅显易懂的文字所包容。这些看似无疑却有疑的地方,往往不惹学生瞩目,他们对这些地方不屑一顾,有一种一览无余的满足感。针对这些地方,教师就要通过质疑来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出其不意地引起他们的思考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往深处开掘。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一句“那雪下得正紧”,阅读时,学生容易蜻蜓点水似的一掠而过。教师则应抓住句中的一个“紧”字质疑。这个“紧”字看似寻常,却得到不少名家的赞赏。金圣叹说,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说:一个“紧”字,富有神韵;周先慎先生说,一个“紧”字,凝炼厚重,惜墨如金。这是为什么?通过思考议论,学生体会到:这一个“紧”字,大有深意,它既是指雪下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猛,越来越不松劲,一句话,越来越紧,又是指故事情节发展很吃紧,它预示了在大风雪的背后,一场迫害林冲的阴谋活动正在紧张进行,使读者不能不为林冲的处境感到心紧。正因为雪下得紧,草料场才会坍塌,林冲才会去山神庙避风雪,也才有可能无意中从陆虞侯、富安的对话里知道高俅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的狠毒用心,从而怒火中烧,杀死仇人,在大风雪中逼上梁山。一个“紧”字是在蓄势,最后是势不可挡。因此,说一个“紧”字境界全出、富有神韵、凝练厚重、惜墨如金,是当之无愧的。这就是于无疑处求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看似平淡无奇、无啥钻研头的语句中领会出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体会到读书要仔细认真,多思精思。   第三,挑起矛盾,借以质疑。所谓挑起矛盾,是指引导学生带着挑剔的眼光去审视课文,故意去拈过拿错,抓住那些貌似自相矛盾的地方以引起思索,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如教《死海不死》一文,教师可设一问:既称之为“死海”,为什么又说它“不死”,岂非自相矛盾?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钻研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议论,在议论中争辩,在争辩中求得共识。原来,这里是用同一个“死”字表达了两个不同的概念。“死海”的“死”是指海中没有生命存在,“不死”是指“死海”海水咸度高,水的比重大于人体的比重,人在水里不必担心会被淹死。此外,人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发展旅游业,利用海水里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资源发展工业,使死海“出现了不少生气”,这就是死海不死的含义。学生在深究这看似矛盾的问题时,不仅释了题,更重要的是弄清了死海的特点和功能,实现了教学目标。   第四,抓住分歧点质疑。学生对同一问题理解不尽一致,由理解不同而引起争论,这种争论实际上反映了各自在感知矛盾过程中,知识和思维的差异。通过争论,辨清是非,学生会对问题发生兴趣。因此,教师抓住容易引起学生意见分歧的地方质疑,定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如有的教师在教《愚公移山》时,提出了“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学生明显地分为“笨派”与“不笨派”,大家各执一端,热烈争论。这位老师要求争论双方从文章里找根据,以理服人。结果,学生通过“愚公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深明不移之弊”三方面论证了愚公不愚。可见,抓住学生不同理解的争论,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以上是教师向学生质疑问难。一个个提向学生的问题,反映出教师钻研课文和了解学生的程度,体现出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也表现出教师自身的智力素养。如果提的问题不分主次,琐碎拉杂,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思维习惯,他们的思路就容易敏琐而杂乱,分析就会抓不住主要矛盾。   (二)由学生向教师质疑,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疑。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使他们明白,思维是从问题开始,创造能力也是从起疑开始。疑点是深入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究,有究才能打破思维平静,从而使学习深入,使智力得到开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后,就会提高质疑的自觉性。   其次,要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条件。在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有质疑的机会。比如利用早自习教师在教室巡回,让学生向教师质疑。也可要求学生将疑点写到纸条上交给教师,教师将疑点梳成辫子,就如何解疑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并作答题示范,其余问题暂不作答,留给学生思考。对于质疑有质量的学生,教师应予以表扬,以提高质疑的积极性。有些学生也许只能提出一些不懂的词语或句子,甚至是书上现成的思考题,教师不要流露瞧不起的神色,应通过启发,让他们逐步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中提出的怪问、傻问,教师应正面引导,以理服人,切忌挖苦讽刺。总之,只要我们能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即便是差生,也能在不断提出“为什么”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好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应急于过早地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己思索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找答案,然后再由教师作结论。这方面,孔子的作法值得借鉴。孔子对子张关于什么是士人的“达”的提问,不是立即讲自己的看法,而是先问子张的看法。当听了学生的意见后,才指出子张看法上的错误,并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才作出正确的结论。经过这个过程,学生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牢固,它比只简单的直接回答问题要好得多。组织学生讨论答案时,鼓励他们既敢想敢说,又说得有理有据。对于缺乏勇气的,在摆出问题后,留点时间让他们准备。可以拟个提纲,或打个腹稿。讨论时尽可能让他们发言,对于阐述时根据不足的,可以采用追问的方法,或者反问,或者提示,追出根据来。在讨论中教师要恰当地归纳质疑问题,又要使答疑的讨论能把阅读、思考和表达融为一体,从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以上是质疑问难的思维训练方式,恰当地运用这些方式,学生就会以思为乐,变“要我思”为“我要思”,持之以恒,良好的思维习惯也就形成了。                           二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思维训练,不仅可以激发思维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由乐思到善思。所谓良好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之快、思之活、思之深、思之新。思维品质是智力品质的核心,而智力品质是智力活动,特别是思维活动中智力特点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抓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抓住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   (一)训练思之快。   思之快是指思维的敏捷性,它反映智力活动的速度。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就是训练思的速度,使学生的反应更加迅速。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据统计,本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科学技术新发明、新发现超过了以往两千年的总和。人类智能的发展、知识的增长需要更多书籍加以记录传播。因此,无限增长的书籍与有限的阅读时间构成了尖锐矛盾,对阅读的选择、速度、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敏捷才能善于迅速地处理应接不暇的信息,驾驭层出不穷的知识。思维的敏捷与记忆、联想等能力的强弱,与听说读写技巧的熟练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各种类型思维训练都应有速度的要求。比如搞快速阅读、快速默词、快速听写、快速背诵、快速反应的训练,既可增大阅读的信息量,又可使大脑的反应变得更加灵敏。把思维训练贯穿在阅读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掌握流利和迅速的阅读方法,学会一下子把握课文的语句,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不仅思考眼前所读的东西,而且联想到与所读的内容有关的某些画面、形象、事物,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迅速的判断和分析,从而形成既用视力同时又用思想快速的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比如教《食物从何处来》,此文的重点是光和作用,作者运用比喻、比较和列举数字等各种方法对这个复杂的过程进行了科学说明,写得非常精采。教学时假若只是问绿色开花植物获得食物的过程是怎样的?什么是赫赫有名的光合作用?学生虽然也需要概括复述几个段落的内容,但毕竟不必多动脑筋就能应付,而且由于问题的局限性,学生对准确生动的表达方式也不可能自觉地去体会。如果把思维训练的目标直指表达方式,“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赫赫有名的光合作用?这样说明有什么好处?”“如果不用比喻,这个过程该怎么说呢?”“比较一下,运用比喻说明方法有什么优点?”面对这类问题,学生的思维活动再也不能拖沓松弛了。他们首先必须一口气横扫几个段落,很快地把握光合作用的主要内容。这只是为答题作酝酿,进一步必须分析思考的是究竟用了哪种说明的方法。这虽然是直接考虑答题了,但还只不过是对表达方式的分类归纳,并且作出判断。最后,为了解答这样表达的好处的问题,学生的思考还必须向纵深发展。这时,既要善于发现课文中的典型例子,又要能够把它和一般的说明方法加以比较,仔细推敲这些修辞方法在表达中的实际意义,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应该说,这个边读边思考的答题过程是急促而又紧张的。在短时间内,学生的思维活动要经历概括、归纳、判断、比较、选择等过程,很能锻炼思维的敏捷性。   (二)训练思之活。   所谓思之活,是指思维的灵活性,即智力活动的灵活程度。灵活性强,就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向去思考问题。训练思之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运用迁移和渗透的规律。研究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注意发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并利用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如阅读《春蚕》时,许多学生把握不住主题,这时,老师启发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多收了三五斗》,让他们通过联想比较,认识到《春蚕》与《多收了三五斗》一样,都是写丰收成灾,并揭示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社会根源。又如初中生学安徒生的童话《渔夫的故事》前,可复习小学学过的寓言《农夫和蛇》,让他们把眼前及时信息与已有昔时信息勾通起来以触发阅读灵感,实现读物向读者头脑的转移。   2.引导学生发散性的思考问题。这是一种适应现代科学研究,从孤立、线状、静态向综合、立体、动态转变趋向而提出的思维形式。它包含多个“思维指向”、“多个思维起点”、“多种逻辑规则”、“多个思维角度”,根据这个特征,我们可以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正确的方式,多种正确的答案去解决同一问题。比如有的教师教莫泊桑的《项链》,其中有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问:“这篇小说什么地方最有讽刺力量?”有学生答:“结尾。结尾佛来思节夫人说出她那根项链是假的,使人感到意外,啼笑皆非,讽刺性强。”教师肯定了学生的问答,再问大家:“若路 瓦栽夫人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就说明那根项链是假的,对情节发展有何影响?”这个提问一反常规,要求学生以作家身份重新思考问题,从多角度构思情节。由于思维的路线新,学生兴味盎然。通过短时间的思考,说出下面各种设想:“路瓦栽夫人在舞会上不会那样自我陶醉,达到虚荣的顶点”;“丢了项链,路瓦栽夫妇不会惊惶失措”;“路瓦栽夫妇不会为赔偿项链而四处借钱”;“路瓦栽夫妇不会为还欠帐辛劳十年”;“路瓦栽夫人不会变得连佛来思节夫人都难认”;“结尾不能令人啼笑皆非”。最后教师总结道:莫泊桑若按照同学们的各种假设处理情节,那么路瓦栽夫人就既不能飘然而自乐,更不会魂悸而生悲,因而就不能形成“一夜豪华,十年艰辛”的绝妙讽刺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小说的认识作用和艺术魅力就会丧失殆尽。学生终于认识到“一招失算,山穷水尽”,因而不得不由衷地佩服莫泊桑“一招精妙,柳暗花明”的艺术匠心。这种教法,不是引导学生的思维按照作者的构思发展,而是将他们的思路拉出课文现有的圈子,变换一个假设的角度,升华出各种揣测推论,反证出作者独到的匠心。这就是发散性思维训练。从能力方面看,思维发散越广,表现也就越灵活。   (三)训练思之深。   所谓思之深,是指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思考时善于遵循逻辑规律,做到概念明晰、判断准确、推理符合规则。   训练思之深,首先要培养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分析是把学来的知识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把它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分解出来加以研究。这样学得的知识不是机械的储存起来,而是成为产生新知识的“发生器”。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将一篇文章中有关的人、事、理、情进行分析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例如学习《变色龙》一文,分析奥楚蔑洛夫语言多变这个特征,仔细分析比较:当他听说狗的主人不是将军时,他对狗的称呼和态度怎样?当他听说狗的主人是将军时,他对狗的称呼和态度又怎样?经过分析比较,很快得出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的结论。   训练思之深,还要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让学生认识中心句,归纳中心义,分析阐发语段的深刻含义,探讨摄取文章段落的精华和要害;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归纳文章的主旨等,都是培养综合归纳能力的有效方式。让学生为所读文章列结构提纲,用几个字、十几个字、几十字反映文章各部分重点及内在联系,更是培养综合归纳能力的好方式。此外,指导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用它去获得新知识。如在文言文阅读中让学生归纳常用的多次出现的文言实词、虚字、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现象,使零碎的知识逐步系统化,强化记忆,巩固学习成果。   以上所说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过程就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通过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必然能训练学生遵循逻辑规律进行思维的能力。在思维训练中,教师还应从解决问题出发,适当的介绍有关逻辑思维的形式、结构、方法、规律的常识,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刻,更符合逻辑的规范。   (四)训练思之新。   所谓思之新,是指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反映智力活动的独创程度。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鼓励学生朝着习惯性思考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或者提出与作者不同观点的阅读方法,认识到常人不易认识到的问题,提出不同凡俗的创造性见解。有人把这种方法叫作反读法,其关键是提倡个人的独立思考,不囿于成见,不迷信专家。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4]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怀疑的眼光,挑剔的眼光专审视阅读对象。对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或传统的评价,对文章的论据、事件、材料等内容,对文章的论证方法、艺术手法、语言表达等进行逆向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来。如阅读郭沫若的《梅园新村之行》时,有学生对文中描写周总理的一段话提出质疑。文中写道:“轩昂的眉宇,炯炯的眼光,清朗的谈吐,依然是那样的有神。”经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这个句子不通,认为其主语部分是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和谓语部分的“有神”搭配不当。其中,“轩昂的眉宇,炯炯的眼光,依然是那样的有神”是可以的,而“清朗的谈吐”不能和“依然是那样的有神”搭配。教师立即肯定了学生的意见,表扬他敢于在名人的文章中挑毛病。这种自身能力的探试,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中有新发现。   在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中,引导学生联想与想象,也是培养思维独创性的好方法。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去作出新的发现。如讲完《我的叔叔于勒》之后要学生思考:“假使于勒发财回来,我的父亲、母亲的态度会怎样呢?”学了《陌上桑》,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通过想象对罗敷肖像作正面刻画等。   以上的思之快、思之活、思之深、思之新是彼此相通和紧密联系着的。思之深是基础,思之活与思之新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而思之快又是以思之深、思之活、思之新为前提的。   注释     [1]《论语·雍也》。     [2]《晦翁学案》。     [3]《朱子语类》卷十一。     [4]《孟子·尽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