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枝欲孽"的评论
关于“金枝” 钮钴禄·如玥(邓萃雯饰),“不爱宫墙柳,只被前缘误”这首词数次在剧中提起,结尾,如妃拣起飘落的丝帕轻声念出,让人顿觉恍如隔世。没想到T会改这样一首词来搭剧集,现在想想用一个名妓所作的词,也许是再贴切不过的。妓女与妃嫔,听起来身份似乎天差地远,但遭遇何其相似,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她们似乎都没有权力爱一个人,难以选择一个可以携老的人一生相随,既然如此,那多尊贵或多卑贱又如何呢?终究是一个感情上的乞丐。 “金枝”里女人何其多,可在这后宫芸芸之中,有几个是快乐的,又有几个是真正没有心机的?就算淡泊如福雅,善良如安茜,单纯如沅琪,其心机之重都我们所料不到的,更何况主动加入这场战斗的玉莹、尔淳、淑宁呢?而如玥和皇后更不用说,她们是最初的对手,同样也是最后的对手,只是如玥的留下却让人无法不动容。如玥对孔武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剧里描述得并不多,但看过的人却都不会怀疑她对这个男人的那份深情,如同香浮对孙白颺,这样睿智的女人选择爱的方式多半是放手,不是她们没有勇气去争取,只是她们了解无法给所爱的男人最需要的东西,爱到最后最难的便是放手。如玥最后对孔武和安茜说她出了这座紫禁城便是一个废人,她唯一的生存技能便是“斗”,这是她选择留下的全部理由。太多的人说如玥说这番话表现出她的理智,她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拥有的是什么。看到这一幕时,我落泪了,看如玥绝决的眼神,眼前浮过她开始时处死陈妃的狠辣,她痛失爱女时撕心裂肺的哭喊,她的恶,她的感情,如同一幕幕光影重叠的画面快速闪过,最终定格在她放开自己爱人的手的那一刻,看着他与她携手转身逃离,她的眼睛里终于浮出了一丝不舍,怎么舍得放开呢?离开,不管外面凄风苦雨,不管生活困苦艰辛,始终有他在身边,她怎会不快乐,怎会不幸福?一个女人最幸福的生存技能不是可以被自己爱的男人保护一辈子吗?只是他爱的终究不是她,他对她始终是一份敬重,一份怜惜,而不是爱,不是死生契阔的诺言,她的放手,不是由于理智,只是她希望他可以好好的爱那个他想爱的人,好好的过外面平淡幸福的生活。她留下,独自面对争斗,面对己经失去爱的感觉的丈夫,面对失去女儿的空荡荡的宫殿,除了夜夜乌鸦哀鸣,除了日日强颜欢笑,她还能拥有什么?一个已经厌倦了争斗,一个已经明白心中所爱的女人,留下来面对下一场血雨腥风直至孤老白头,而最难过的是看戏的我们?最残酷的是她所有的放手与成全却仍然没有换来那个男人的幸福,不只一次的庆幸,还好她不知道,她可以永远在心里以她最大的自尊,矜持而优雅地祝福他与她的幸福,没有遗憾,没有妒忌…… 董佳·尔淳(佘诗曼饰):或许这么说,尔淳这个角色在我心里是一个痛点,是个每当想起就会疼一下的人。从她一出场对于玉莹的心机,到为了替沅淇报仇逼疯淑宁,再到对孙白颺动心,与玉莹反目成仇,从在战争中获胜再到厌倦争斗,她是主动参战的吗?其实,她与福雅何其相似,只不过她有着一份小女孩儿般的心性,福雅可以为了自己所爱的人默默的守候,而她却赌气上了皇上的龙床,福雅也是倔强的,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最坚韧,而尔淳却是心里最坚强的地方最柔软,她最让我心疼的部分是她后半期的战争几乎是没有目标的战争,她不知道自己争什么,要什么,义父的去世,她一下子失去了斗下去的意义,这个战场似乎永远不能主动弃战,从你拿起武器的那一刻起你再也没有放下的权力,除非死去。于是,当福雅面向着那条通向死亡的路来守着自己可以经常见到爱人的小幸福的时候,尔淳却在拿着武器随手隔挡,像一个没有信仰的战士,打得血流成河所向披靡,她意识到自己离幸福越来越远的,离所爱的人越来越远,在那个冷冰冰的皇宫,她失去的不止是爱情,更是一份相信生活相信幸福的勇气。其实在我来讲,对于孙白颺会喜欢玉莹直至生死相许,实在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是一见钟情吗?也许只能用孽缘二字来形容,如果他当初选择的是尔淳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了,尔淳会不会恋战是个未知数,但至少最后不会落得双双抱着烧死的下场,而玉莹究竟有多爱孙白颺这也是个未知数,是不是她第一个跑去承认就代表她是最爱的那一个?我想如果没有他的出现,也许他们都会开心一点,玉莹的路也会走得踏实一点,至少会比最后远那么一点,而尔淳呢?最后的结局,只有她活着离开了紫禁城,只有她没有找到爱自己的人,连亲生姐姐都相见不相识,有多幸福?有多幸运?有多凄凉?我是鄙视孙白颺的,这个男人无论他多么细心多么善良,在这个皇宫里他的关怀温暖了两个女人,也把两个女人推向了无法救赎的深渊。 也许流年暗换,也许红颜苍老,也许很多年后,她会想起曾经爱的那个男人,曾经生活过的那个地方,高高的红墙,也许岁月深处只有那一盏流光溢彩的跑马灯是才她曾拥有过的幸福,原来爱,在她来讲只是流年中匆匆而过的一盏跑马灯而己。 邓萃雯所饰的如妃这个角色的成功一定是TVB始料未及的,“金枝”的安排,应该是想继续张可颐前一年得奖的势头的,所以安排给她一个最不同的角色,一个由宫女走向贵人的角色,不过可惜的是,往往人们越想突出的角色却越容易写糟,因为总想把最好的一面给她,总想给她一个最让人注意的感情线,却往往最后写到不伦不类。于是当安茜的戏越来越索然无味时,如妃这个角色却越来越出色,直至淹没其他角色,独树一帜。当我一次又一次为如妃而潸然泪下时,我不禁问我自己:为什么我们总是可以再轻易不过地原谅一个坏人的变好,却总是对一个好人的一个失足而耿耿于怀?开始的如妃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可以断送掉一个女人的性命,可以主载一个女人一生的命运,处死陈妃,将安茜婚配给鄂公公,甚至连她的一个奴才都可以随随便便的处死无辜的素樱,可为什么,当她失势,当她失去女儿,当她患上雪盲症,当她跪在雪地上,当她提灯为女儿招魂,我们可以那样的心疼她?忘掉了,曾经那些无辜断送掉的性命,忘掉了那些狠话,那些狠招,当孙清华说:“你以为如妃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吗?”还有皇后,全剧没有一幕可以表现她的善良,所有的人都认定这是一个多么狠毒的女人,只是她也是开始就是这样的吗?依希记得她对皇上说过这样的话:“这后宫之中只有我把皇上当做是臣妾的丈夫来爱护。”每一部剧里的皇后几乎都是恶人的面孔,“母仪天下”的情况实在很有见到,只是这样的女人也是可悲的,连吃醋的权力都没有,因为她们的夫君是拥有天下的天子,她们嫁给的是几十个女人的丈夫,还要做到宽容谦厚,母仪天下,那些放下的,宽厚起来的要么是真正的睿智,要么就是真正的心死了,只有不爱了,才会不在乎了。于是这样一个拼命争回“母仪天下”权力的女人看起来愚蠢而悲哀,她们那些年少的容颜,被父母呵护过的年华,就在这一场场战争里飞散不见了。是啊,所有的少女都曾经单纯善良,只是岁玥,流年里那些种种把她们打磨成一把双刃的剑,刺别人一刀,也自己痛一下。所以,再看“金枝”,竟然觉得每一个女子都是那样让人心疼,“金枝”的悲剧不在于最后死了多少人,相爱不能在一起,而在于他们未曾好好相爱过,刚刚靠近转眼又要分离,你心里明白我又怎么样,我还是没有机会和你靠在一起一盏茶的时间,我们还是没有机会斗嘴,没有机会并肩一起走一程,而这才是全部的悲剧…… 黎姿凭玉莹这个角色得奖了,让很多人为邓萃雯扼腕,在我来讲是理解范围之内,接受范围之外的事情。前面说不理解孙白颺为什么会喜欢玉莹,实在是因为我觉得玉莹这个人物有些神经质,在我看来永远料不到她下一步会做什么,她哪句是真哪句是假,这个女人有时候精明得让人胆寒,有时候又愚蠢得吓人,她真过吗?她坏过吗?她爱过吗?她的一切一切都被编剧以一个“孝顺母亲”的理由来解释了,连最后明明有机会和孙白颺一起逃出升天,还是抱着一起被烧死都是因为这个理由,于是如此强烈的感情反而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也因为如此,对于这个角色的看法也始终徘徊于是黎姿演得太投入了还是演过了之间,不及对于如妃演技和对尔淳感情的那份义无反顾的支持。 而安茜这个角色,我也说过,开始是想编得出彩一些的,没想到最后反而不伦不类,由善入恶,再入善,这过程快得让人觉得仓促,有人说“金枝”前二十集太拖,后十集又太赶没交待清楚,这话是不错的。至少在安茜身上有很多事没有交待,张可颐式的表演风格依然强烈,不褒不贬,台庆上的空刷,看起来是有些不尽人情,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角色在“金枝”中的确是最黯然的一个,也许角色的问题占了多数,毕竟缺乏和观众上感情上的共鸣或者说反差。只是安茜最后的死去,还是让我唾弃了几天编剧,真够BT的,有必要吗?已经够发人深省了,何必再搭进一条人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