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有何新发展?在耗材、工艺等方面有何科技进步,中国比起国外
在耗材、工艺等方面有何科技进步,比起国外来有何不足?
致“环渤海印刷业发展高峰论坛”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于永湛 同志们、朋友们: 值此“环渤海印刷业发展高峰论坛”召开之际,我谨代表新闻出版总署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论坛的专家及来自环渤海地区的印刷业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 进入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区域印刷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产业,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推动区域印刷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印刷行业和区域经济,以及全国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印刷产业随着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印刷基地。加快区域印刷产业基地协调健康发展是落实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 “大力发展印刷复制业,力争到2010年把我国建成全球重要的印刷基地”这个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民间资本、外资大量进入我国印刷业,增强了印刷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了印刷业的迅猛发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印刷业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三个区域印刷基地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珠三角”随着CEPA协议的签署和落实,提出将“大珠”建设成世界印刷中心的目标,“长三角”加紧实施浦东大开发战略,正在努力建设先进的、综合性较强的印刷基地。与此相比,环渤海地区起步相对滞后一些,但是由于具有首都经济圈强大的辐射优势和承办的难得机遇,其发展后劲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在研究区域印刷业发展战略时,要针对各区域不同的条件和现实状况,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总体战略目标,从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优势,发展特色印刷,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借鉴国际印刷业先进经验,建设各具特色、相互协调、健康发展的印刷基地。 出版业作为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人类重要社会经济活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发明的印刷术,对全人类的文明进程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以京津冀都市圈为重点的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出版业的核心区域,出版印刷业也是本地区的重要产业。特别是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印刷行业面临大好机遇和发展前景。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环渤海印刷业发展好。新闻出版业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书刊印刷业是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印刷工作的正确方向,切实加强印刷管理,努力为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坚决杜绝由于印刷工作中的失误给非法、有害的精神文化产品提供传播渠道的现象。 在论坛期间,来自环渤海地区的印刷人,将围绕论坛主题,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各自的情况和经验,他们的精彩发言,一定会为大家提供可借鉴的有效做法和丰富的讨论话题。希望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深入探讨环渤海印刷业发展大计,为建设环渤海印刷基地献计献策。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生机勃发,以京津冀都市圈为重点的环渤海印刷基地一定会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渤海之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乃至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开创环渤海印刷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长 武文祥 尊敬的于永湛副署长、各位嘉宾、各位代表:早上好! 由中∷⒓际跣帷⒅泄∷⒃又旧缌媳本⑻旖颉⑸蕉⑸轿鳌⒑颖薄⒘赡⒛诿傻?家地方协会主办的“环渤海印刷业发展高峰论坛”今天开幕了。这次论坛的召开得到新闻出版总署的高度重视。于永湛副署长亲临会场指导工作。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主办单位对总署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对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参加这次论坛的各地新闻出版局主管领导,各有关方面的嘉宾、代表和新闻单位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在论坛筹备与组织期间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的北人集团和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环渤海印刷业合作发展的机遇与对策”,嘉宾和代表们将围绕“环渤海印刷业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以及“推进环渤海印刷业市场化的对策”等若干项议题,根据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态势,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共同探讨环渤海地区印刷产业的发展良策。 环渤海地区位于我国华北、东北和华东三大区的结合部,范围占据整个国土面积的12%和人口的20%。2003年,该经济区域完成生产总值36065亿元、社会消费品总额12626亿元,出口总额821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0.9%、27.5%和18.7%。可以说,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之一,它拥有密集的城市群、港口群和产业群,在政治、科技、人才、经济、流通等领域有突出的优势。国家制定的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给它带来了机遇,“奥运经济”这一超级引擎更为它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今年11月12日,国家发改委已正式将环渤海地区的发展重心——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纳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这无疑将为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就该地区的印刷业而言,由于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广告业相对发达,因此在出版物印刷、商业印刷等领域市场基础雄厚。据统计,该地区书、报、刊的出版资源占到全国的40%以上,广告资源占有量也超过了全国的30%。目前,该地区拥有的商业轮转印刷机数量已超过30台,保有量居全国三大经济圈之首。此外,该地区还拥有中国绿色包装产业苑、北京印刷产业园、三河杨庄印刷装订城、东北包装印刷城、雄州塑料包装城等一批知名的印刷基地或印刷企业集群,有利于发挥区域印刷业的集聚效应与规模效益。 然而不可否认,相对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地区在新一轮区域资源重新配置和整合中慢了一拍,目前出现了国有经济比重偏高、整体经济增长相对滞缓、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能力较差、区域壁垒导致产业难以实现优势互补、外向型经济相对落后、低水平竞争导致资源浪费、缺乏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等问题。环渤海地区印刷及相关产业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企业改革重组进程相对较慢、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较差、部分企业诚信缺失等阻碍区域印刷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不利因素。为此,环渤海地区的业界同仁有必要抓住国家制订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和落实总署提出“力争到2010年把我国建成全球重要的印刷基地”这个战略目标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科技教育优势和奥运经济成果优势,大力加强制度平台、发展环境协调机制的建设,共同开创本地区印刷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一、要坚持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印刷产业现代化,不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 企业在技术升级和改造时应积极采用数字化生产流程和工作流程对企业人、财、物、供、产、销实行信息化管理,加快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转变。对落后的工艺技术要坚决淘汰,以从技术上解决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和行业内恶性竞争的问题。 二、要加快推进印刷业市场化进程。 要打破地区保护和种种行政壁垒,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秩序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政府部门可以采取一些鼓励性措施,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实现“走出去”的战略。行业社团机构还可以牵头组织丰富多彩的经贸活动,为企业开展对外合作搭建平台。 三、要深化国有印刷企业的改革。 凡是有利于国有印刷企业筹集发展资金、分散经营风险,有利于企业股份制改革、走现代企业制度道路,有利于发展先进印刷生产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改革措施,企业要大胆去做,主管政府部门应给予切实帮助和支持。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国企改革、重组。 四、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应当按照市场需求使出版物印刷、商业印刷、包装印刷和其他印刷品印刷各门类协调发展,印刷业及印刷设备、器材制造等配套产业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还应重视印刷科研、教育、人才培训等工作,努力为产业发展服务。 我相信,只要大家团结合作、齐心协力,环渤海地区印刷业就会实现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大好局面,为该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我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环渤海地区印刷业的明天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加快环渤海经济区[1]发展的几点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 牛凤瑞 环渤海经济区的构想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即已提出,中间走走停停,几经反复,均未形成气候。新世纪之初,吴良镛先生提出京津冀北一体化设想,环渤海经济区再度为世人所看好。2004年6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京、津、冀、晋、鲁、辽、内蒙等7省市区领导、博鳖亚洲论坛秘书处领导齐聚河北廊坊,达成《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商定成立环渤海合作机制三层组织架构,负责推进合作进程。效果如何不能妄下结论。这里笔者谈几点认识。 一、环渤海经济区是北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环渤海地区地处我国心脏地带,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我国的第一条铁路、第一台机车、第一座现代矿井均诞生于此,系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的工业基地之一。环渤海5省市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2%,人口占全国的17%,GCP占全国的1/4强;原油、钢材、平板玻璃产量占全国总产的3成以上,原盐、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占全国总产的1/2以上。这里既有相对发达的农村,又有一批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大中城市;既有加工贸易发达的沿海地区,又有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发达的内陆地区;既有全国办得最成功的开发区,又有全国最著名的高新技术园区。环渤海经济区经济体系完整,产业基础雄厚,人力资本密集,高新技术研发实力在全国领先,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地域连接三北和华中、华东广大地区,腹地广阔,又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数千亿元的市场需求机会,具有其他经济区所不可比拟的综合优势。伴随国内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的深入以及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环渤海经济区将作为一个整体亮相于国内外经济舞台,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第三大最具增长活力的地区。全国产业和人口布局变动趋势表明,未来20年左右时间内,环渤海经济区在全国的经济社会地位将继续上升。预测到2020年前后本区人口将占全国的20%左右,GDP产出将占全国的30%以上,成为带动北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二、环渤海经济区相对沉寂事出有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正在从行政区划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变。相对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热火朝天的区域经济整合的发展态势,环渤海经济区相对冷清,确实应该进行反思,不应该再沉寂下去。关于环渤海经济区整体推进步履缓慢的原因,各界已多有分析。例如,长期受政治中心和北方文化影响,个人通过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自身价值的观念不强,亲商环境差(杨开忠 2003);国有经济比重高,政府对资源的控制能力强,对企业的过度干预,政治经济彩色浓厚(陈耀 2003);中心城市对周边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北京的科研优势与其他城市脱节,京津两大直辖市之间经济竞争的动机强烈,互补合作的动力不足;市场力量尚未成为主导力量,行政壁垒、各自为政严重,自然生态总体条件较差,水资源相对缺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等等(王一鸣、樊杰 等2003)。上述分析各从不同角度指出了阻碍环渤海经济区整合的原因所在,但笔者认为,环渤海经济区推进缓慢还有以下原因值得重视。 其一,我国改革开放整体布局的影响。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行的是由局部试验向全局推开、由南向北、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地、由经济层面向社会、政治层面渐进式推进的整体布局。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挟临近港澳的区位优势和率先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获得超常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托深厚的商品经济历史文化积淀和浦东开发抢得新一轮先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的转移以及珠三角、长三角产业高级化调整的机遇,环渤海经济区成为我国下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热土,既符合经济发展空间梯度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改革整体演进的必然结果。 其二,范围的可比性。环渤海5省市地域范围达5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2.26亿,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域面积分别为10万和4.2万平方公里,人口分别为8200万和4100万人,前者与后两者不具可比性。例如,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京津唐地区人均GDP为两者的85%(2002年 下同),辽中南地区为两者的72%,胶东地区为两者的76%。与江浙沪三省市和广东省相比,1994年环渤海5省市人均GDP分别为两者的71%和78%,2000年分别为两者的72%和85%。 其三,虽然环渤海经济区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特别是东北亚经济区地域分工在将来可以预期,但从五省市内在经济联系和空间地理距离来分析,环渤海5省市实际上由三个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组成,即京津冀、山东、辽宁。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所作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表明,辽宁省的省际经济交流在与京津冀鲁之间进行的只有10%,山东与京津冀辽的交流只占省际经济交流的12%。因此,在未来短时期内,环渤海经济区很可能更多的是概念上的。目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操作性的只能是为未来环渤海经济区的形成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特别是联系三个地域单元的大通道规划建设,如环渤海高速交通系统、跨渤海湾大桥(隧道)等。 三、加快三大城市密集区发展是构造环渤海经济区的基础 目前的环渤海经济区实际上由三个双核城市密集区及其相邻地区组成。即以京津为中心的京津唐城市密集区,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城市密集区和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胶东城市密集区,一个环渤海大环中包括三个小环。 城市密集区是指在相对单一的地理单元内(一般数万平方公里),以一个或多个特大、超大城市为核心,有十几、几十座甚至更多不同等级的城市相对聚集,城市个体之间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联系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城市密集区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特征和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是城市产生和成长的依据,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弊端日益突出,使其不可能无限的扩张下去,于是在邻近地区出现若干个城市,既能继续获得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因城市规模过大而产生的负效应。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组团布局、卫星城建设等就是人们对这一发展规律的主动适应。城市密集区以其更细的专业化分工、更大范围内的要素流动和高效配置形成的整体综合实力而成为参与国内外经济竞争的基本单元。而企业为减少生产成本,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内集中布局,形成的产业集群又进一步强化或催生了城市密集区。因此城市密集区本质是扩大了城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日益深入,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已不仅仅表现为单个城市之间和单个企业之间竞争,而是更多地表现为以城市密集区为平台的企业集群之间竞争。综观世界各发达大国,无一不有一个或数个城市密集区作其国民经济的核心区域。例如,日本的东京都市密集区以20%的国土聚集了全国61%的人口、2/3的经济总量、3/4的工业产值。巴黎城市密集区集中了法国27%的GDP、50%的科研机构、70%的保险公司总部和96%的银行总部。 我国正处在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时期,一批城市密集区正在形成和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综合国力提高的引擎。从总体上看,大陆地区已经形成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辽中南、江汉平原、胶东、川中、闽东南、中原、关中、湘中等11个城市密集区。这11个城市密集区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6.3%,2002年的人口占全国的29.9%,GDP占全国的59.3%。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产业布局的调整,11个城市密集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作为我国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挑战的主力军作用以及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地作用将日益重要。环渤海地区的京津唐城市密集区、辽中南城市密集区和胶东城市密集区国土面积大约有18.6万平方里,占环渤海五省市的37%;2002年人口9800万,占环渤海5省市的43%,而GDP产出占73%。其中,京津唐城市密集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一起并列为具有全国意义的三大都市密集区,辽中南城市密集区辐射东北和内蒙古东部,胶东城市密集区辐射中原和华东部分地区,不仅是本省人口产业聚集的核心地区,而且具有跨省区意义。三大城市密集区各自拥有数十个城市和数百个建制镇,分别拥有相对独立的经济结构和规模足够大的产业集群,各自城市之间具有更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性;各自面对同一市场、同一流域和生态环境、同一资源。所以,以城市密集区为单位,重点推进三大城市密集区内部经济关系的整合,不仅是构造环渤海经济区的必不可少的奠基性工作,而且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意义。 四、整合城市密集区内部关系的实质是协调市际利益关系 针对各城市密集区内市际之间普遍存在的行政壁垒、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缺乏整体协调的现实,各界、各城市、各部门从各自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其中,见诸媒体最多的是推进城市密集区行政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最受推崇的当属组建城市密集区一级政府,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行政区划的创新,以强化的行政效力推进城市密集区统一规划。究竟何为一体化,辞海未见解释,也未见论者作出界定,“一体化”内部各组成部分是否还有相对独立性,是否还有竞争也不得而知。在笔者看来,只要组成“一体”的各个部分还是独立利益的主体,部分之间就会有竞争,真正意义的一体化就不可能实现。都市密集区内的市际关系是一个主权国家内的区域关系,各城市都在一个中央政府领导之下,执行的是同一个国家方针政策,如货币金融、宏观调控、对外贸易等。提“经济一体化”即意味着我国国内尚未实现经济一体化,容易造成误解。“行政一体化”则是以调整行政区划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是以计划经济的旧药方医治市场经济的新病症。国内外的实践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行政区划的大小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世界上小国有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大国也有经济发展滞后的;国内同级行政区中,幅员面积小的有经济实力强的,幅员面积大的也有经济实力弱的。市场经济的力量可以冲破国界,国内省、市、区、县的行政边界更应不在话下。另一方面,假设为冲破行政壁垒,京津冀实现行政一体化,那么与其相邻的晋、豫、鲁、辽、蒙各省区关系又应如何?依此逻辑外推,岂不要推到国界线上? 那么加快城市密集区市际关系整合的方略何在呢? 第一,首先应从指导思想上明确,组成城市密集区的各个城市各有其独立的经济利益。追求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是各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空前强化了各城市独立的经济利益,也激发了各城市政府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消弱和取消各城市独立经济利益,无异于因噎废食,弊大于利(完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是另外一个问题)。因此整合城市密集区内的市际关系实质是协调市际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二,加快城市密集区内的市际关系整合的目标是实现各市“通赢”。一市受益,一市受损不行;多数受益,少数受损也不行。各市互惠互利、各得其所才有长期稳定的市际关系。例如,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生态环境具有强烈的外部性,若治理方只有投入而无相应的回报,就不会有持久的积极性。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由受益方给予治理方相应的补偿,才会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第三,加快城市密集区市际关系整合的正确方向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阻碍城市密集区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行政区经济,以调整行政区划范围的办法解决行政区经济的各种固有弊端是南辕北辙,完善市场经济才是根除行政区经济弊端的灵丹妙药。产业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意,要素流动的范围越大,流动的成本越低,配置效率越高。各城市首先要全面清除各自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相互加快对对方的开放,推动劳动力、科技成果、资本、商品物流等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优化要素在城市密集区内的空间配置效率。从这种意义上说,政府所应作的与其说是推进整合,还不如说是清除障碍,不要增加障碍更为确切。 第四,整合城市密集区内的市际关系应从限制城市政府掌握公共资源的无限权力入手。城市密集区由多个城市组成,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市政府。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唯有政府才有能力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政府在城市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才能减少现代化建设成本。但政府的主导不是等同于计划经济时期对经济发展的全面控制,也不是不受任何约束的无限权力,而应该是有所不为而有所为的、依法受到制约的、在有所为领域主要以高效、规范化服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主导。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密集区市际壁垒产生的根源,应该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的改革,对市政府掌控公共资源的权力加以制度上的约束,同时推进包括地方财政预算制度、政府政绩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规划协调机制、财税分享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的配套体制创新。 第五,整合城市密集区市际关系可从重大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布局起步。基于协调城市密集区市际关系的现实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作为一种过渡性的组织措施,可以组建一个准政府的协调机构,负责城市密集区内跨市际行政区界线的重大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建设。例如港口、机场、市际轻轨和高速公路网、大江大河整治、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治理和水资源分配、信息网和能源网等的统一规划和建设。 五、城市密集区市际产业同构化不应是政府关注的热点 当前城市密集区内的市际产业同构化是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但在笔者看来,政府试图以规划或行政的干预解决城市产业同构化将得不偿失,或者根本达不到目的。 第一,根据城市经济理论,一个城市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为本市域生产生活提供基本服务的自给性产业,一是参与市际分工的输出产业。前者为每个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需,包括某些处于基础地位的产业和服务产业,例市内交通、给排水、能源、电信、商业、餐饮、金融、房地产、基础教育、文化娱乐等,为每个城市的正常运行都不可或缺,必须保持一定的与城市发展需要相应的规模。这类产业为输出型产业提供支持,一般不参与市际分工,即使参与也因其距离远,运输成本过高而不经济。所以市际之间产业一定程度的同构属于正常现象。 第二,参与地域分工的输出产业绝大多数属私人物品(服务)供给领域。这些产业能够在多在程度上参与市际分工以及其结果如何,主要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政府规划的结果。政府参与其中只能是重复政企不分的旧臼。因而城市密集区内市际产业同构化不应是政府作用的空间。 第三,我国目前计算同构化,主要根据统计部门划分的几十个或数百个行业部门,不足以说明问题。比如,同为汽车制造业,但有客车、轿车、货车和各种专用车等几十种,甚至数百种品种型号,一种汽车产品需要数万种零部件装配和数千家企业配套,如何计算其同构化?再如,钢铁产品有数千种型号、规格,南京钢厂生产船舶用板材,与其相距仅45公里的马鞍山钢厂生产轮轨用钢,计算其同构化有什么实际意义? 第四,供给短缺不会有质量的提高,适度的重复建设和过剩供给是市场优胜劣汰、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的前提条件。以现在眼光来看,我国家电行业的今日辉煌,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重复建设不无重要关系。但不能设想的是,当时的规划计划能够铸就我国家电业的今日辉煌,否则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就失去了必要。 第五,我国各地的重复建设之所以成为问题,都是因为有政府买单和支持的背景,这也是我国重复建设屡禁不禁的深层原因。每天有大量的企业倒闭,同时又有大量的企业产生是市场经济的常态。所以,以政府规划解决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化问题是药不对症。与其扬汤止沸,不如对政府投资行为施以制度上的约束,来一个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