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仕”是什么意思?经常看到“优仕”这个词语,但不知道具体指的是
经常看到“优仕”这个词语,但不知道具体指的是哪一群人,是怎样的人,这个词语来自哪里?谢谢大家
“优仕”是成语“学优则仕”的简缩(其实意思不明确),而“学优则仕”源自古语“学而优则仕”。其原意几经曲解,已没多少人知道了,一般都认为其意思是“学业优秀就可以做官”。这样的古语今译并不符合原意。 问题出在一个“优”字和一个“仕”字上。 优良、优秀、优胜是“优”字的现代常用义,但不是它的本义。《说文.人部》:“优,饶也。”可知“优”的本义是丰富、充足、宽裕,后来才引申指优良,与“劣”相反。当然这个引申义并不是现代才有的,但最早也不会早于汉朝,而《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所说的“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则是“优劣”对举的一个实例。 “仕”除了“仕宦”、“仕途”的含义外,还通“事”。《诗.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按,武王岂不以其功业为事乎?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篇:“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从古到今,《论语》注本成百上千,这里只介绍两家最具权威性的: “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事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宋.朱熹《论语集注》)可见朱熹的解释也是这意思,即“优”就是“有余力”,“仕”就是“尽其事”,“优”和“仕”是学习和实践的关系。 “《说文》:优,饶也。饶,余也。言人从事于所当务,而后及其余,不泛骛也。”(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今人杨伯峻先生在总结历代注解的基础上,在《论语译注》中对子夏的话作了十分简明的译述:“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大革命”期间,“四人帮”狠批“读书做官论”,顺手拉扯上“学而优则仕”作为靶子。但“四人帮”决不是曲解“学而优则仕”的始作俑者。《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在“学优而仕”条下列举了两个古代书证:一个是《梁书.刘显传》“颖脱斯出,学优而仕”;一个是宋.苏轼《答试馆职人启》“某官学优而仕,行浮于名,辞令从容,议论慷慨。”两例中的“优”字都作优良解,不作宽裕解,其所以如此,显然是因为在古代科举制度下,广大士子一辈子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读书——考试——中举——做官”,将“优”字解释为优良,比较符合科举实际,也赋予“学而优则仕”以“新意”。 回头解答一个问题:“仕”具体指的是哪一群人,是怎样的人? 根据朱子的解释即按原意,这里的“仕”是一群做学问且有余力尽其事,同时“资其事”又“验其学”的人,用现在的话讲,是用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检验理论的有学问的人。 根据《中国成语大辞典》列举的两个书证赋予的“新意”和大多数人的误解,“仕”是一群由于学业优秀而被提拔当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