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地理?除了死记硬背还有什么其他捷径!
怎样学好?除了死记硬背还有什么其他捷径!
如何学好     常听有的同学说“学地理靠死记硬背”,那“靠”字要改成“不光靠”才对,因为“靠死记硬 背”走的是“食而不化”的路子,运用中难免“张冠李戴”、“地名搬家”。因此学习地理,要掌握 适合地理的学习方法。方法对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学会使用地理图像 阅读地图首先查出版年代,以免造成“信息上的混乱”,这如同人们不同年龄的照片面貌不同是一个道理;后了解图上表示的主要内容;再读比例尺、指向标或经纬网和图例,知道图上事物的详略、方向和每种符号(包括颜色)代表什么事物。 人教版教材的图像大致有四类,表现的内容和阅读方法都有差别。 (-)分布图 各种专题地图都载有一至几种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数量、事物间的关系等空间信息,有的图用加上箭头的线状符号还可表示动态情况。例如在东南亚一节中,首先就提示在政区图上找出该区国家的位置,继后要我们看地形图,观察山脉、河流的分布。这就是说学地理先应知道“在哪里”“有什么”,然后分析事物的空间关系。由图例可知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山脉由北向南延伸,控制着大河多南流入海。也可由河流的流向推知地势的高低。该区河流下游多平原,进而分析自然事物与人文现象的关系,这里地处低纬,人们很早就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在平原发展了农业。这里交通便利,人口稠密,许多城市傍河分布。 (二)示意图 这类图主要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发生的过程、规律、原因和影响地理事物变化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如“地球公转示意图”。显示了地球公转在时间上的位置与二分二至日有严格对应关系。并影响到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这类图多半是难点。 (三)景观图 这类图逼真地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关系。如“热带雨林”景观图,画有森林及动物。形象地反映了热带高温多雨的气候——森林茂密、食物丰富——大型动物不易在林中穿行,故林中主要是攀援动物和鸟类,而河畔则是大象、河马栖身和觅食的地方。 (四)统计图 图形用统计方法反映地理事物的组成,说明它们之间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如四大洋面积比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等,这类图也常与其他图配合使用。 图像与学习地理知识的关系是“形影不离”的,图像使我们获得概括的表象,经过头脑加工、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后,最后要用词语表达出来。例如在学习了我国地势特点之后,可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绘简图,说明西高东低地地势的意义。 二、学会记忆地名 地名于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如同外语中的单词一样。牢固地掌握地名,能在图上确定它们的位置,是学习地理的基本要求。 (-)区分主次,区别对待 初中地理课本中的地名虽多,重要性各不相同,大致分为三级。 一级地名是最基本的,包括世界的大洲、大洋,各洲主要地形区,重要河湖、海峡、海湾、边缘海、大的群岛、半岛及岛屿。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包括简称)、行政区的政府驻地、主要地形区、河湖、岛屿、濒邻的海洋、邻国等。应达到能在空白图中绘出的程度。 二级地名是世界地理重点讲授的国家、首都、重要城市和港口,起重要作用的地形(如恒河平原)、资源产地(如北海油田、纽芬兰渔场)。中国的资源产地、主要工业基地及城市。主 要河港、海港、铁路枢纽、主要农业基地(加九大商品粮基地)、著名的游览胜地。 三级地名使用频率低,如卑尔根可不记。 (二)运用地图记忆 地名与地图有难解之缘。初学地名,一定要在图上找出正确位置;注意它与“左邻右舍”的关系。如长江中游干流量“w”形,武汉位于中间转折处,西与东边的拐弯处分别是洞庭湖和鄱阳湖。 此外运用地图“旅行”的练习,如选择从北京到重庆乘火车南下,可把途经的城市、山河等地名联系起来,便于记忆。 (三)联系地名的意义记忆 如死海是因含盐量高而无生物生存而得名。还有的地名涉及语源关系。如Los Angeles(洛杉机)——西班牙“天使们”之意,表明从西班牙进入中美洲后来到这儿,以西班牙语命名。而Chicago(芝加哥),这里的Chi不念“芝”,念Shi(希),派出印第安语。地名来由会增强符号刺激有助记忆。 (四)归类记忆 把同类的或易混淆的地名归在一起,如宜昌——宜宾、巴基斯坦——巴勒斯坦等。还可创造方法,如编顺口溜;联系新旧知识,记此忆彼;眼、手、口并用等都有效果。 (五)游戏记忆 通过打谜语学地名。如银河渡口——天津;脖子坐轿子——台湾;双喜临门——重庆等。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的游戏记忆地名。 三、学会运用比较法 它用于对同类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点的地理事物间,进行异同比较。比较总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确定标准作比较,常用形式是列表。如表是对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的比较。 项目 北京市地图 中国地图 范围(大小) 内容(详细简单) 比例尺(大小) 比较法对理清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学了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之后,可按海拔、地形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立项作比较。 比较法一般要同其他方法相结合,才能揭示事物的特征、规律和联系。例如要认识我国东部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变化规律。 四、学会运用综合演法 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下面结合北美简易图像,说明如何分析它的气候特征。并介绍综合法的一般步骤。 (l)指出北美的位置及范围,即搞清楚在哪里的问题。 (2)根据事物的组成分解成部分。如分析气候成因,就要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洋 流、气压及风带等方面去分析。 (3)分析各因素的特点,看它们在构成地理事物中起了什么作用。由上图可知,纬度、西风和地形的特点都对北美气候产生了影响。 (4)分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述因素中,纬度位置决定了北美主体在北温带,并处在 西风控制范围,南北纵列的高大地形阻碍了太平洋湿润气候的进入,这反映了北美纬度、西风同地形之间的紧密联系。 图中哪种气候分布的面积最广 (5)综合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即找出北美气候的整体特点。分析、综合过程可见下表。 表2-7 因素的特点及联系 作用 整体特征 大部分在北温带 以温带气候为主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温润 西部高大山系阻挡空气深入风陆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五、学会掌握和运用地理数据 1.临界数据 经纬度具体到地球上的某点,就有了地理意义,有的还有临界量的特点。例如20N和23.5N都在低纬度,但我们只说23.5N不具备的。临界量大都是地理事物的分界线,可参看表。 数据 地理意义 数据 地理意义 赤道0℃ 南北半球分界线 5°N-5°S 赤道低压带热带 春秋分太阳直射纬度 雨淋气候分布区回归线23.5°(S.N)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界一年仅一次直射热带与温带的分界 30°(S.N) 副热带高压带 极圈66.5°(S.N) 极昼极夜出现的地区寒带与温带的分界 30°--40°(S.N) 大陆西岸地中海式气候 极点(90°S.N) 地球最南最北点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40°--60°(S.N) 西风带大陆两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本初子午线0°经线 东西经度的划分线标准时基准线 180°经线 日界线 20W.160E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实测数据 大多数实测数据不要求记忆,是作为分析综合的材料,要求我们从数据分析中得出正确 结论。如绘出哈尔滨和广州两地的气温曲线国,从分析中能得什么结论呢? 先读出两地1月气温值,求出南北温差,再读出两地7月气温值,求出南北温差。经比 较可得表的结论。 表2-9 1月 7月 温度 温差 温度 温差 地点 哈尔滨 -19 32 22 28 广 州 13 6 结 论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较小 “环境、资源、人类活动”是初中地理教材的主题,围绕这个中心,各部分知识构成了前后 相继的联系。后面的知识学不懂时,往往是前面的知识存在缺漏,宜适当翻阅前面相关的部 分。 通过初中地理的学习,你若能指出重庆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有什么大河、铁路、公路 穿越这里,知道重庆多雾、降酸雨的原因,其工农业生产概括,资源状况,有什么大型工程等 等,就初步认识了重庆。如果你还不知道成都在重庆的东面还是西面,或者只能根据经验说 出重庆夏季炎热,冬季温和,而不能正确解释这些现象;又如由重庆出发,乘10次列车去北 京要经过哪些城市,你一无所知,那就得赶紧查查教科书和地图册,去补上这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