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的两种工艺流程相同点有哪些?
甘露醇的两种工艺流程相同点有哪些?
目的 比较两种湿敷方法对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硫酸镁湿敷、利卡因+75%酒精湿敷预防静脉炎,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硫酸镁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2%,利多卡因+75%酒精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4%。结论 利多卡因+75%酒精组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便、无明显副作用等特点。  [关键词] 静脉炎;甘露醇;硫酸镁;利多卡因;酒精;湿敷 甘露醇是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首选药,以静脉滴注为主,此药在静滴过程中,由于需快速给药,对血管壁刺激性较强,可致患儿局部出现红、肿、痛,患儿表现为哭闹不止,拒绝输液。为减轻患儿痛苦,保证治疗按时进行,我科对2003年3月~2005年5月入住我科的100例静脉滴注甘露醇患儿采用利多卡因+75%酒精湿敷预防静脉炎,取得良好效果 甘露醇静脉滴注时需快速给药,以迅速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促使组织间液向血液转移,以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作用。静脉炎是由于输入高浓度、刺激性的药物或静脉置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血管壁的性反应,而甘露醇静滴时需快速给药,对血管刺激性较大,患儿易发生静脉炎,给治疗带来困难,临床上静脉炎以预防为主,大多情况下多以局部外敷药物,具有操作简便,无痛苦优点。硫酸镁是临床上常用的外用型消炎止痛药,可以经皮肤吸收至皮下,可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解除血管痉挛,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从而缓解局部炎症反应性,恢复血管正常功能[2]。乙醇是一种挥发性液体,可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热,并刺激皮肤血管扩大,使用乙醇湿敷可扩张局部血管,缓解平滑肌痉挛,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使局部皮肤温度降低,起冷敷作用,使之在低温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抗损伤能力增强,冷湿敷可抑制局部组织细胞活性,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疼痛[3]。利多卡因是酰胺类局麻药,穿透性强,弥散性能好,性质稳定,无蓄积性,局部湿敷可引起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湿敷时间越长,镇痛效果越好,且无严重并发症[4]。综上所述,两种湿敷方法均有一定效果,但以利多卡因+75%酒精1∶1混合液效果较好,其可以利用两者在药理上的互补和协同作用,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对保护静脉、防治静脉炎、减轻患儿痛苦、确保治疗顺利进行起了很好作用。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若我的回答对您有用,请将其设为“好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