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服与我们日常的衣服有哪些不同之处
服与我们日常的衣服有哪些不同之处
由于外太空的真空、太阳照射、强辐射等恶劣环境,对航天员来说,航天服是他们进入太空必须穿的。那么,这些航天服有哪些作用和要求呢?航天科普专家李必光以我们日常穿着的衣服为参照,解密了航天服的构造和用途。  李必光说,与我们平时的衣服可穿可不穿不同,航天服是航天员进入太空必穿的衣服,航天服可不是一般的服装,它是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个人救生设备。正如我们的衣服有帽子、上衣、裤子、鞋子等等区分,航天服一般也是由压力服、头盔、手套和靴子等组成。  就像我们在不同场合会穿不同的衣服,如正装、便装等等,航天服也可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两大类,分别有软式、硬式和软硬混合式结构。相比之下舱内航天服的结构与功能较为简单,舱外航天服的结构复杂,具有更加全面的防护性能和功能。无论是舱内航天服还是舱外航天服,都必须选用特殊的材料,采用特殊工艺,经过特殊的加工、制作和各种试验后才能够完成,尤其是舱外航天服造价可达上千万美元,真可谓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服装。  舱内航天服,顾名思义,舱内航天服是航天员在航天器内使内使用的航天服,航天员在航天器发射、返回和在轨道运行期间发生密闭舱失压等事故时,必须穿上舱内航天服。航天服因具有充压和加压的重要功能,将起到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的关键作用。舱内航天服通常是为每一位航天员定做的,它是在高空飞行密闭服(简称压力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压力服的特点是,当它在充气加压时可呈拟人状态,人在其内全身可处于同一均匀的大气压力环境中。当航天员在舱内使用航天服时,必须将航天服与舱内环控生保系统连接使用,舱内航天服工作时应与舱内通风供氧装置连接,它的主要作用是在人体周围创造适宜人生存和工作的微小气候环境,用于防护低压环境对人体的危害,如有需要也可增加对高温、低温或有害气体环境对人体危害的防护作用,如果应急救生时间较长,根据需要也可配置尿收集装置,使航天服还具有收集和储存航天员尿液的功能。舱内航天服一般由航天头盔、压力服、通风和供氧软管、可脱戴的手套、靴子及一些附件组成。航天头盔,一般带有密闭的启闭机构和球面形的全景面窗。压力服,是航天服的主体,一般为连体式,具有很好的气密性,能够在充气加压时保持拟人形态,并保证人体关节活动的一定范围。航天手套带有密封轴承的腕部断接器,既可以把航天手套戴在压力服的袖口上,并保证气密性,也可以将手套脱掉。靴子,有与压力服构成整体的靴子(不单独使用),也有具有断接器的可穿脱密土封靴子,还有可穿在压力服限制层的套靴。航天服通风供氧软管,应与舱内通风供氧装置相连,在正常情况下,能够给穿着航天服的航天员提供全身的通风,使航天员处于相对舒适的环境中:当座舱出现压力应急时,给服装通风的风机会自动关闭,使航天服处于密封供氧状态,应急供氧装置通过服装供氧软管将氧气送入航天服内,一部分氧气将进入头盔内供航天员呼吸及头部散热,然后由压力调节器排出。  舱外航天服实际上是最小的载人航天器,是航天员走出航天器到舱外作业时必须穿戴的防护装备。舱外航天服大约重275磅,除了具有舱内航天服所有的功能外,还增加了防辐射、隔热、防微陨石、防紫外线等功能,在服装内增加了液冷系统(液冷服),以保持人体的热平衡,并配有背包式生命保障系统。舱外航天服主要由外套、气密限制层、液冷通风服、头盔、手套、靴子和背包装置等组成,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的个人防护装备。它的结构特点是:采用硬质的上躯干,上面装有双臂和生命保障系统组件,头盔与上躯干为一整体,不能跟随航天员头部运动,通过气密轴承和一个自由度的关节连接来保证四肢各关节的活动性能。有硬结构,也有软结构部分,是混合式结构,软的部分采用气囊和约束结构。外套是由多层防护材料组成的真空隔热屏蔽层,具有防辐射、隔热、防火、防微陨石的功能。气密限制层是舱外航天服最重要的部分,通常选用无毒性、重量轻、抗压强度高、伸长率小的织物和像胶材料制成,它的作用是保持服装气密,限制服装膨胀,使各大关节具有一定的活动度。液冷通风服穿在气密限制层内,在服装的躯干和四肢部位有网状分布的塑料细管,液体流过时可将热量带走。此外还装有通风管。头盔有两种,均通过颈圈与服装连接,一种是面窗可随意启闭,在应急减压时可自动或手动关闭并自锁;另一种是由聚碳酸酯模压成头形壳体,平时不戴,必要时戴上。头盔外还有防护罩和护目遮阳装置。手套、靴子与服装通过断接器连接,袜子和气密限制层连成一体,通常有3种型号供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