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为什么被称之为“孔方兄”?
古代的铜钱是一种辅币,一千个为一贯.在铸造时为了方便细加工,常将铜钱穿在一根棒上,为了在加工铜钱时铜钱不乱转,所以将铜钱当中开成方孔.后来人们就称钱为孔方兄。 为什么称“钱”为“孔方兄”而不称“孔方弟”或“孔方叔”呢?据说宋朝大黄庭坚因得罪了朝庭被降职,他的亲友们便渐渐与他疏远起来,他很伤心,遂写了一首诗,诗中有这样两句: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诗意是我被降职后,只有笔墨相随(“管城子”是笔的别称),只有笔墨无庸俗相,不像有些人都不愿和我来往了;而钱,更与我绝交了。由于此诗的广泛流传,“孔方兄”就这样成了“钱”的代名词。 惠帝元康(291~299)年间,纲纪大坏,世风日下。惠帝昏聩无知,朝纲旁落,政出多门,依法贿赂成风,很多人都贪得无厌。“竹林七贤”中的王戎,积累的钱无法计算,经常手持算具,昼夜计算,仍觉不够。他的弟弟王衍之妻郭氏,也是聚敛无厌的人,曾用钱来环绕床沿。驸马王济用铜钱做院墙,围成跑马射箭场,当时的人称之为“金埒”。太子少傅和峤,以“钱癖”著称。“惟钱是求”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 针对这种社会现状,鲁褒作《钱神论》以讥讽世风。《钱神论》说:钱之为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令闻非钱不发……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钱无耳,可使鬼”。《钱神论》尖锐地讽刺了钱能通神使鬼,主宰一切的作用。这篇文章一出,立即引起了愤世嫉俗的人们的共鸣,被广泛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为了“钱”的同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