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睡觉怎么办?是不是缺钙引起的,缺钙有什么症状?
不睡觉怎么办?是不是缺钙引起的,缺钙有什么症状?
缺钙是3岁以内宝宝的常见现象,年轻的爸爸妈妈大多只知缺钙会导致佝偻病,殊不知缺钙会给宝宝带来更多的危害。   缺钙为什么会致病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成人体内含钙总量约占人体重量的1%-1.5%。婴幼儿体内钙含量较低,也占体重的0.8%。虽然人体内钙质含量多,但是,99%的钙沉积在骨骼和牙齿里,成为这两种坚硬物质的主要成分。1%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其含量由人的机体自然精确调控。这1%的钙与骨骼中的钙维持着动态平衡,相互之间保持不断更新。成人每10-12年更新一次。婴幼儿每1-2年更新一次。这部分钙的数量虽少,作用却很大。它可以帮助血液凝固,加强细胞间的结合。特别重要的是,它能维持神经肌肉正常的兴奋性。宝宝体内缺钙,骨骼及血液中的钙含量不够,就会出现各种病症―― 惊厥   宝宝血液中钙磷明显偏低,便会得“佝偻病性低钙惊厥”,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俗称“低钙惊厥”。   起病原因钙在血液中的重要作用是抑制肌肉兴奋性,防止过度收缩。宝宝血液中的钙水平下降,抑制作用减弱,肌肉兴奋性就会立即增高,人会发生不由自主的收缩,即抽筋。   发病症状宝宝哭闹不安,稍有一点声音就容易受惊。繁寻受惊时,两侧手腕屈曲,大拇指紧贴掌心,其他手指伸得笔直。有时是两条腿伸直交叉,脚趾向下弯曲,足背弓起,像跳芭蕾舞,发作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不等,然后可自行缓解。发病时宝宝意识清楚,频繁发作的每天可多达10多次。   严重的会发生喉痉挛,主是喉部抽筋。一般1岁以内的宝宝较多,发作时宝宝声门与喉部肌肉强力收缩,导致吸气困难,发出可怕的喉鸣音。更严重的会神志不清,甚至窒息死亡。   发病时间低钙惊厥的大多发生在宝宝佝偻病初期,或患佝偻病的宝宝用维生素D治疗初期。还有,春末夏初,佝偻病患儿晒太阳时间开始增多之时。发热、感染、饥饿时宝宝也容易发生低钙惊厥。发生低钙惊厥的宝宝,多有佝偻病的其他表现,如多汗、睡眠不深、易醒、头枕部脱发形成枕秃等。   紧急处理孩子万一发生喉痉挛,成人应设法张开患儿的嘴巴,将舌头拉出口外,以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同时,将一长型硬物(如筷子)插入牙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注意一定要抓住筷子,防止进入呼吸道加重阻塞。经初步处理后,不管喉痉挛是否停止,均应立即将患儿送作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腹痛   起病原因血液中游离钙离子偏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肠壁的平滑肌受到轻微刺激就会发生强烈收缩即肠痉挛,出现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发病症状宝宝无规律肚子痛,与饮食、排泻等外界因素无关,大便化验正常,吃驱虫、助消化、解痉等药物,没有效果。   囟门不闭   18个月以上的宝宝如果前囟门尚未闭合,应去医院作骨骼X线照片和血液化验检查,如果X线摄片血液中缺钙,则说明宝宝得了“营养缺乏性佝偻病”,也就是民间说的“软骨病”。   起病原因宝宝钙摄入不足或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时,体内缺钙直接影响钙向骨骼的沉积。机体钙不能正常地沉积于骨质中,骨质就会变软。颅骨在婴幼儿时期生长很快,缺钙症状中一个最早表现就是颅骨钙化不足,发生佝偻病导致颅骨软化(俗称“乒乓头”)。   发病症状患病宝宝的颅骨内板变薄,顶骨或枕骨摸上去有“乒乓球样感觉”。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加以治疗,前囟门就会增大且边缘软化、闭合延迟,同时伴有佝偻病常见的夜惊、烦躁、多汗、睡眠不安、惊哭、惊跳、摇头、颅骨软化等症状。   如何防治宝宝缺钙   *防止宝宝缺钙首先要从孕妈妈做起,孕妈咪对钙、磷及维生素D的需要量要比平时高出两倍以上,因此孕妈咪宜摄入足够多的钙磷及维生素D,提供给胎宝宝;哺乳妈妈也应特别注意营养的摄入,使乳汁中含有充沛的钙等营养素供宝宝吸收。   *准妈妈在孕期、宝宝在出生后,应每天有近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以获得充足的紫外线照射。   *由于大气污染,城市的光照往往不强,而母乳的含钙量并不高。因此一般城市里的宝宝在2个月起,就应在儿保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及维生素D剂。   *宝宝4个月起逐步添加辅食,可给宝宝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乳制品、鸡蛋、牛肉、虾米、黄鱼、带鱼、鱼松、海带、紫菜、骨头汤、青菜、柑橘等。   蛋白质可促进钙的吸收,也应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大豆及豆制品、核桃、芝麻、蘑菇、淡菜、鸡肉等。   面粉经发酵做成馒头、面包后变得松软,其中的钙成分易为人体吸收,可以适当多吃。   白菜、菠菜、红苋菜、竹笋等蔬菜中含草酸较多,易与钙质结合形成草酸钙沉淀,干扰钙的吸收,可用开水先烫一遍,以除去草酸。   *生长较快及较胖的这宝宝钙的需要量比一般宝宝多,宜多给予含钙的食品。   *如果检查确系缺钙或低钙,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片和维生素D,需要的话可注射维生素D。 ---------------------------------------------------------- 宝宝的睡眠形式有两种:安静睡眠(深睡眠)和活动睡眠(浅睡眠)。         深睡眠状态:宝宝睡眠非常安静,睑部、四肢均呈放松状态,偶尔在声音的刺激下有惊跳动作, 一些宝宝出现嘴角的摆动,呼吸非常均匀,偶有鼻鼾声,小儿处在完全休息状态。         浅睡眠状态:整个睡眠过程不安静,眼虽然呈闭合的,但可见到眼球在眼睑下快速运动,偶尔短暂的睁开眼睛,四肢和躯体有一些活动,脸上常显出可笑的表情如微笑和皱眉,有时出现吸吮动作或咀嚼动作,轻微的声响就可引发惊跳动作,有时突然啼哭。从安静睡眠到活动睡眠是一个睡眠周期,时间各占一半,一个周期大约持续0.5到1个时。浅睡眠时,一些极其轻微的声音都可引发宝宝的突然惊跳,使家长认为是受了某种惊吓,急忙用手按压四肢或抱起宝宝,扰乱了宝宝的正常睡眠,一些宝宝浅睡眠时突然啼哭某些专家认为可能与做梦有关(因为成年人浅睡眠时常常做梦),一些家长担心可能是饿了,急忙抱起喂奶,而这时宝宝不希望有人打扰,因而更大声啼哭,将奶头塞进宝宝嘴里遭到拒绝,许多年轻的父母见此情景愈发着急,拼命采取各种方式去安抚宝宝,其实正是这些不必要的关怀使宝宝感到极度的厌烦,只有反复大声啼哭表示抗议,有些家长竟因此误认为孩子得了什么病,急忙抱到医院,到医院时才发现宝宝已经安然入睡。         由此可见,婴幼儿的整个睡眠过程并不像大人那么安静,尤其在浅睡眠时可以多次出现躯干和肢体的部分运动和轻声抽泣,这只是在睡眠周期中发生的正常生理现象,不要将此现象误认为是孩子睡眠不好或睡觉不踏实,也没有必要急于抱起来或者喂奶,可以暂时不要触碰孩子,如果哭出声音来,则可以轻轻拍一拍,稍加片刻您的宝宝就又会进入下一个安静睡眠周期了。   平时应多注意观察,经常帮助宝宝变换睡眠姿势。      1.随着宝宝的成长,注意调整枕头的高度。      2.要注意室温,被子不要盖得太厚,夏天天气炎热时,电扇、空调不能直接对着宝宝吹,并注意调整枕头的温度。      3.保持室内安静,光线应柔和暗淡,并注意通风,使室内空气新鲜。      4.睡前不要把宝宝喂得太饱,否则宝宝腹部不适,会难以入睡。      5.夜间如宝宝不醒,不必频繁检查尿布;如果宝宝醒了,换尿布或喝水后,不要与宝宝多说话,让他尽快重新入睡。      6.喂奶时间应该规律,每天定时让宝宝睡觉,努力帮助宝宝建立科学的生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