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博士风波”究竟真相如何?
今年5月,山东某院以百万年薪聘请哈佛博士陈琳担任院长。北京一家媒体随即对陈琳的“哈佛博士”身份提出质疑,多家境内外媒体也开始进行多角度的追踪报道。在该学院将陈琳解聘后,另一家媒体对此提出质疑,并证实陈琳确为哈佛博士。短短一周内,由一方质疑,到百家猜疑,再峰回路转,媒体大力炒作的哈佛博士风波跌宕起伏。 谁造就了“哈佛博士风波” 检察日报7月5日 在新闻法或舆论监督法尚未出台的今天,媒体的采访权、报道权有时候会受到无理由的限制,有时候又会被毫无节制地滥用。因此,我们在为谋求正当的媒体权力而呼吁的同时,更要注意防止媒体权力的无端扩张和滥用。媒体在行使媒体权力的同时,应更多地想一想自身背负的“社会良心的守望者”的责任,这就是“哈佛博士风波”留给新闻媒体的启示。 百万年薪的戏法可以休矣 北京青年报7月5日 一段时间以来,“百万年薪”的招聘故事充斥了人们的视听。但凡某家单位发出“百万年薪”的招聘信息,立即就成为新闻媒体追逐的热点。正是看准了这种广告效应,一些人把“百万年薪”当成了戏法来玩。等到新闻效应做足之后,招聘单位马上就以“感觉不好”、“很难沟通”为由,将高价人才扫地出门。那些质疑陈琳学术身份的报纸先是落入了人家的“新闻陷阱”,继而又充当了解聘的导火索。看来,以后再听到类似“百万年薪”的故事,还是不要太热心为好。 媒体与受众的“小人心态” 人民日报7月5日 由于造假的充斥,真的,怀疑是不是有假;半真半假的,几乎可以断定是假的;现在连“打假”的,都要怀疑莫非也是“假”的?“哈佛博士风波”把媒体与受众的“小人心态”揭示得淋漓尽致。丧失诚信,已经扭曲了我们的平常心,如果疑神疑鬼也成了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这代价未免太过巨大。 我们用什么来证明自己? 南方都市报7月6日 一味地指责形式规则,来张扬所谓的“惟才是举”是荒唐的。谁是不是“才”都无法认定,如何“举”之?人如何证明自己?诚信、能力、形式规则,缺一不可。尤其是对形式规则毫无动摇地坚守,乃是社会秩序的根本。没有程序正义,就没有实质正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