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人古代的阵法真的有用吗?古代的那些阵法真的有用吗?是怎么表现
古代的那些阵法真的有用吗?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啊!八阵图真的厉害吗?我不觉得啊!我会摆八阵图但是不知道它究竟是怎样来攻敌和困敌的啊!大家把一些怎么用阵的给我说可以吗? 还有听说还有一个阵法是比十大阵图厉害的 是什么啊!怎么摆啊!
战斗队形讲章法总比一拥而上好一些,但是阵法并不是万能的,更不象古典中那样把阵法神秘化。历史上最讲究阵法、依赖阵法、热中于研究阵法的可能就数宋朝的皇帝了,在宋辽战争中可以说到了战必“阵图”(大都是御制钦定啊)的地步,但是那仗打的就不那么尽人意了。战场上形势千变万化,成千上万的以步兵为主的中原士兵跑来跑去的,又要排阵又要冲锋陷阵,其结果可想而知。 吴晗先生在他的《灯下集》中给阵法的定义是: “所谓阵法就是野战的战斗队形和宿营的防御部署;把队形、部署用符号标识,制作成作战方案,叫做阵图。” 从历史文献上看(在冷兵器时代),郑庄公曾经用“鱼丽阵”和周王作战,晚一些的如太平军与清兵作战时摆过“百鸟阵”,可见古人对阵法的重视。 从976----1085年,宋朝皇帝特别迷信阵图,吴晗先生说“无论是在这时期以前或以后,关于阵图的讨论、研究、演习、运用,对前线指挥官的控制,和阵图在战争中的作用,都比不上这个时期”。据说宋朝皇帝用“钦定阵图”直接指挥千里之外的前线部队作战,敌人的兵力部署、遭遇地点、战场地形、气候条件等等一概不管,作战将领也无权变更“既定方针”,即使是地形条件不允许也得创造条件把钦定阵法摆地道了,因为只有“坚决贯彻”了,吃了败仗主帅的责任不大;反之那麻烦可就大了,“败军辱国”最名不小,如果主帅机智而且正直,及时按照客观条件临机调整了兵力部署,打个胜仗,班师回朝后要向皇帝请罪。 公元979年宋辽满城之战,李继隆、赵延进、崔翰等奉命以龙虎八阵图摆阵迎敌。阵未成而与辽军骑兵遭遇,赵延进登高了望,敌人东西两路连成一片,不见边际,情况危急。崔翰等人还在依旨布阵,每阵相去百步,兵力分散,“士卒疑惧,略无斗志”。赵、李二人主张变阵,将原来“星布”的兵力集中为两阵,相互呼应。崔翰害怕承担责任,赵、李二人保证承担万一战败的后果,三战大破辽军。当然,这哥儿俩都是皇亲国戚(宋太宗的连襟和小舅子),才有这么大的胆子。